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落子无悔-《汉明》


    第(2/3)页

    做为一个王爷、一朝大将军。

    日子过得,其实远没有普通人想象中的惬意和奢华。

    当然,吴争已经可以做到这一点了。

    但吴争不想去这样生活。

    这是一种使命感,也是天性如此。

    事实上,吴争的时间,因为这个时代的交通不便利,显得更紧促。

    譬如,这次军事会议之后,吴争只“来得及”去向吴老爹请了个安,连内院女人的面都没见,就去了松江军工坊。

    这一去,一个单程就是一天时间。

    铁路是通了,可速度……啧啧,远没有战马的风製电闪。

    一个时辰就只有五十里(在这我想郑重声明一下,有书友一而再地在纠正我,说我对于距离没有概念,从应天府到杭州府,相距不足千里。可事实上,在当时确实不至千里,因为这时的官道,修得不是直线距离,并且,请注意,书中的单位是里,而不是公里)。

    这种速度,显然是无法取代马匹的,也不足以对清骑形成战力优势。

    世人都知道,兵力的多少只代表实力,但兵力的投射速度决定了战局的成败。

    这就是“皇权只存在于千里之内”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但凡远离京都的区域发生叛乱,只要王师无法在五天之内赶到,局势就会糜烂,这和官军兵力多寡、实力强不强大,几乎没有多少关系。

    吴争竭尽全力地将铁路提早百年出现在这世界上的目的,就是要将北伐军的兵力投射能力放大,有句话说得好,正义取决于大炮的口径,真理永远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内。

    当然,铁路的雏形,实际上在五十年前就已经出现,英国的毕奥莫特将木头铺设在道路上,用于方便煤炭运输,在当时这样的路,被人们称为rail,而在今天这单词的意就思是铁路。

    所以,虽然大将军府的同僚们,和沿途已经开始渐渐适应喷射着滚滚浓烟的蒸汽机车,呼啸而过的百姓们,都齐口称赞这种尚无法理解的“怪物”时,吴争的脑子很冷静,这不是他想要的,他的目标在于时速不低于三十五公里的“火车”。

    只有达到时速三十五公里,才可以取代战马的兵力投射速度。

    才可以真正做到,得心应手地在战场上对敌人进行穿插分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