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虚则实之-《汉明》


    第(2/3)页

    可问题是,江北呢?

    民智未开之际,百姓唯一的诉求就是生存权。

    从两年前开始,清廷已经舍弃了当年的屠戮手段,而转向怀柔,甚至口号的漂亮程度,尤胜于大将军府。

    这使得江北无数民众被蛊惑,他们甚至认为,换鞑子做皇帝,或许更好些。

    哪怕听到传闻,江南的生活水准比起江北,是天壤之别。

    可这不重要,只要有吃的,不饿肚子,很多人都选择安稳渡日,这是一种与生皆来的麻木。

    麻木,不是错误。

    但麻木是,罪过!

    吴争不忍心来日北伐之时,让无数同胞成为敌人,让北伐军将士的刺刀下,滴的是同胞的鲜血。

    所以,他需要改变战略。

    可现实不允许吴争仓促间发动一场决战。

    于是吴争另辟蹊径,“逼反”广信卫,上演一出苦肉计,用意无它,只为逼清廷应对出错,搅乱一池清水,然后混水摸鱼。

    大将军府,是个军政府,不管从哪方面来说,政令、吏治的清明程度是远胜于满清的,这不容置疑。

    可就算如此,人心依旧具有善变性。

    都是人,谁还没有一肚子“坏水”呢?

    那么,吴争绝对不相信,刚刚亲政的福临,可以迅速控制朝政,填补多尔衮留下的权力空白。

    让敌人乱起来,成了吴争最优先的选择。

    可让吴争失望的是,不管是多尔博形同自立,还是阿济格欲接替多尔衮的位置等等,虽然引发了清廷一阵子的混乱,但远没有到达内乱的程度。

    吴争只能改变策略,敌人不乱,那就逼它乱,引它乱。

    战争,有限度的战争,是最容易引发内乱的方式。

    当然,这不是决战。

    因为决战,只会引起敌人抱团取暖、空前的团结。

    只有不间断、持续的局部战争,才能迅速引发敌人内乱。

    不管是天灾人祸,再大的灾难临头时,总会产生得利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