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如何放手-《汉明》
第(2/3)页
但现实同样让吴争为难,大将军府直到今日,所辖仅十三府之地,加上建新朝的十五府,也无法满足对火器原料的庞大需求,相较于北方,江南在工业原料上,确实受制于人。
如陈名夏所说,清廷已经发出了“最后通牒”,那就是如果吴争不答应助闽粤清军抗击大西军,那么清廷将封锁对南的原料贸易通道,这将导致军工坊在未来两三年内,因原料的缺少而削减产量,这将导致北伐时间的推迟,并造成数以万计的雇工失业,这对此时江南刚刚萌芽的工业革命伤害是巨大的。
最关键的是,据陈名夏所言,这项政策并非是小福临的意思,而是北方以洪、范为首的降清汉臣极力推动的,这更让吴争头痛。
法不责众,一件事就算明知是错的,错的人多了,也就成为对的了。
就象“汉奸”,如果北方有超过六成铁心当“汉奸”,那么,汉奸就不再是汉奸。
到时北伐军除了杀光这些人之外,没有别的路可选,可这绝对不是吴争想要的,因为这样一来,不仅北伐的难度会极大地增加,同时,因为北方势力的“高度团结”,会使北伐军付出难以想象的伤亡,这更不是吴争想看到的。
吴争拖延着北伐时间,不仅仅是因为大将军府的实力尚有不足之处。
过去的三年之中,吴争确立的战略是,以经济去“争取”、“诱降”大部分立场不稳之人,以军备去“拖垮”敌人的财政,以规模可控的战争去迟滞敌人经济的复苏,以西北、西南方向友军进攻去阻止清廷喘息的时间。
后面三种方法做到了,可第一条,“争取”、“诱降”大部分立场不稳之人,却出了岔子。
看着吴争长时间的沉默,李颙大声道:“王爷从绍兴府起兵,一路光复失土,建立不朽的功业,想当初不也只有三、五千人,可如今二十万虎贲,只要王爷一声令下便可北攻……。”
“你怎么不攻?”吴争冷冷道。
李颙一愕,随即热血上涌,怒道:“只要王爷下令,颙愿为马前卒!”
“饿着肚子能攻吗?”吴争淡淡地说道,然后抬手阻止李颙反驳道,“就算将士们可以饿着肚子北伐,那火枪中的弹丸、炮膛中的炮弹能从天上掉下来啊……中孚啊,孤刚刚才叫你向老马学着点稳重,你就当耳旁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