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兴化战役(一)-《汉明》


    第(2/3)页

    小炮数量还真不少,八百尊。

    从各卫改编成北伐军时,军队的编制就已经规范化。

    北伐军采用的四四制,四小队(班)为一排,每个排拥有一个炮队(四门小炮)。

    也就是说,每五十人中,就有四门小炮。六千人,就有近五百门了。

    小炮可以拆卸成炮管、基座两部分,便于携带。

    而蒋全义此次有备而来,他聚集了八百门小炮,就是为了对付兴化城的巴山。

    诱敌出城,以密集炮火覆盖之,就是吴争一直提倡、强调,面对清骑的典型打法。

    蒋全义深谱此道。

    北伐军集结于泰州,兴化城首当其冲,守军自然是严阵以待。

    巴山调动骑兵,其实只是一种说法,因为骑兵早已待命。

    从十里之外,火枪兵的冲锋,至城墙是需要时间的。

    当然,巴山是绝不会在乎,双方在城外发生碰撞的,他巴不得能发生碰撞。

    北伐军在距离城墙三里地的时候,南城门霍然大开。

    骑兵以五纵列向外涌出,然后向左右迅速散开。

    一千八百骑兵有多大规模?

    如果不站在高处,怕是看不到首尾。

    这本身就是一种武力的震慑。

    而清骑出城迎敌,北伐军士兵如何应对?

    全趴下了。

    巴山见了,那是哈哈狂笑。

    原来南蛮子号称的“北伐军”,就是这德性?

    这能挡信铁骑兵冲锋?

    巴山迅速止住笑,扬着弯刀,厉声大喝道:“儿郎们……我大清的勇士们……随本将军碾碎这群无胆南蛮子,攻进泰州府,攻进应天府……杀啊!”

    铁蹄飞扬,战马马蹄扬起阵阵的尘土,瞬间笼罩了数里方圆。

    “隆隆”的蹄声开始轰鸣,形成了大地的共振,如同演练场中,无数同时擂响的激昂的战鼓声,震撼人心。

    三里的距离,弹指之间。

    然而,就在这“隆隆”的蹄声响起之后的一瞬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