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论功封候-《汉明》
第(2/3)页
虽说身世已明,可人心都是肉长的,吴老爹十几年的养育之恩,岂是说成外人,就成外人的?
对于从小没有享受过母爱的朱辰妤来说,吴老爹和吴争就是她的亲人。
可如今,吴老爹不治,她又怎能狠心任由吴争胡为。
就这么,二人争执到了最后,差点就在吴老爹屋里动起手来。
这两兄妹打小就玩闹惯了,绝没有寻常人家那种兄友妹恭的觉悟。
时常一起争执就没完没了。
幸好吴老爹及时阻止,怒斥吴争,这才让吴争清醒过来,二人的身份已经不同。
而此时朱辰妤也意识到自己的任性,于是不再强拦,黯然离去。
……。
当天晚上,绍兴府朝廷召集廷议。
就在山寨中原聚义堂。
对此战一应功臣进行了封赏。
在驿亭殉国的张国维,被追封郑国公,追谥“忠敏”。
兴国公王之仁,原议定三孤中的少保,在吴争的力陈下,朱媺娖特准改为“太保”,加都指挥使之职,督抚镇江、常州、广德三州军政。
而吴争,以收复松江、苏州、常州、应天府之功,以功晋靖海候,授镇国将军,任苏淞杭都督,督抚三州军政。
钱肃乐以此次绍兴府抗战之功,升任吏部尚书,授东阁大学士。
张煌言升右副都御史,加嘉议大夫,兼吏部左侍郎之职。
一应朝臣、各部参战将士皆有封赏。
论理,这样的封赏确实大快人心。
虽说没有什么实际,因为朝廷没钱,真要按律封赏,除非把那些朝臣的家底都卖了,这不现实。
可怎么说,官帽算是抛得大方了,让将士们心理得到了安慰,毕竟真要是复明大业成功,这封赏的官爵那就是切实的利益。
还有,朝廷穷归穷,俸禄还真没有拖欠过,这对于靠着军饷过活的士兵们,无疑是最大的安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