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观察术-《电影风华》
第(2/3)页
只是回来后,周瑾还能闻到那股子麻辣的香味。
“通通风吧,”他关了空调,将窗户打开,一股热风顿时吹了过来,烤得身上暖烘烘的。
黄博凑过来,趴在窗台上,看外面稀疏的灯火。
周瑾道:“你今天那段舞跳得可真够不错的,星爷一准得剪进去。”
为了将猪妖吸引过来,孙悟空出了个主意,让段小姐穿上白衣,在圆月之夜跳舞。
段小姐自然不会,于是孙悟空就客串了一把舞蹈指导,现场秀了一段。
可谁知,现场即兴效果居然意外地好。
黄博道:“我那哪算舞啊,只是之前在酒吧扭过,借过来用用而已。”
“那也很厉害啊,我之前跳的那段可难了。”
“你的问题不在表演,而在生活,你肯定没在夜店跳过舞,也没见别人跳过,怎么能演好呢?”
周瑾若有所思,“星爷说,我还得加强形体上的训练,太讲究入戏,未必是好事。”
“这不矛盾啊,”黄博道:“形体训练也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你自己活明白了,再加上自己的理解,自然就能形成风格了。”
“那句话怎么说的?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满大街的人都知道,可是真能理解的,有几个?说到底,还是看你自己的感悟,别人没法教的。”
这番话听着简单,可在周瑾耳朵里,就好像捅开了那层薄膜一样畅快。
有了点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意思。
他刚穿过来的时候,老郑头就跟他说,要多观察,多思考。
现在黄博又跟他说,要回归生活,感悟生活。
转了一圈,似乎又回到了起点。
想想也是,到了金师杰和周星池那个地步,再去搞什么体验派、表现派,一点意义都没有,他们早已返璞归真。
黄博可能还有些距离,但也差得不远。
于他们而言,最简单的道理,恐怕就是最正确、最有用的道理。
幸运的是,周瑾意识到这一点,还不算晚。
……
七月底,气温如火烧。
群演心中如汤煮,主演导演把扇摇。
拍到现在,《西游降魔》已接近尾声。
周瑾大概还剩个七八场戏,很快就能杀青。
至于黄博,直接杀青离组,回家陪产去了。
正应了那句话,有些人出现在你的世界里,可能就是为了给你上一课,然后转身离开。
虽然人走了,但他留下的传说却还在剧组流传着:
他的最后一场戏,孙悟空解封,足足演出了三十个不同的版本。
或是疯癫,或是狂喜,或是疯癫中带着狂喜,或是狂喜中带着疯癫,不一而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