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刘思思的探班-《电影风华》


    第(1/3)页

    一部电影的魅力,在于征服观众之前,但首先要征服创造它的工作人员。

    这些心血和付出凝结在电影里,最终会成为一部电影的气质。

    这天傍晚,周瑾看见的那个美妙异常的场景,一直印刻在他脑子里。

    直到收工后,他回到寨子里,一闭上眼睛,那些奇妙的光线,以及电影人忙碌的身影,还是不断地浮现。

    那是一种难以言说的感觉,让他浑身战栗,并心向往之。

    上一次有这种感觉,还是拍《斗牛》的时候,他看见了黄博,忍不住想,那特么要是我来演该多好。

    现在他又一次生出了战栗感,不是为了演戏,而是为了电影背后的故事。

    周瑾躺在床上,打通了电话,试图把他看到的画面描述给刘思思听。

    可是那种感觉只能藏在心里,一说出来又干巴巴的了。

    电话那头,刘思思靠在床头,静静地听着。

    她努力地想像着瀑布和老寨,然后笑了出来。

    虽然两人隔着数千里远,但她依然能从周瑾语无伦次的描述中,感受到他的那股热爱。

    那是周瑾之前从未表现出来过的。

    “你还要来探班吗?”

    “来,给你带好吃的。”

    “要坐很久的车,还要爬很高的山,你还来吗?”

    “来啊,明天就来。”

    “那,晚安?”

    “嗯,晚安。”

    简短地通完电话后,刘思思忽然就开心起来。

    她溜进被子里,抱着枕头打了两个滚儿,才心满意足地用脚丫子关了灯。

    睡觉!

    “如果有来世,我会向孟婆多要几碗汤,将你们都忘了,忘得一干二净……”

    这是若曦最后的绝望,也让刘思思深深地沦陷进去。

    她不是科班出身,演了几年的戏,要么本色出演,要么替代情绪,直到《步步惊心》。

    那股子命运无可挽回的绝望和悲伤,彻底将她磨成了若曦。

    演到最后,她都分不清,到底她是在表演若曦,还是说她就是若曦。

    有了这一遭,好处是《步步惊心》之后,刘思思的演技会上升不止一个档次。

    坏处是,后遗症也很明显。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