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新船-《争龙道》


    第(2/3)页

    随着压舱石被放入底舱之后,重心稍微有些倾斜的船体便很快被纠正了过来,船只的桅杆也开始被工匠们喊着号子竖了起来,用木楔牢牢的固定住,这条船就算是彻底建好完成了下水,随时都可以挂上船帆,开始在海面上试航了。

    李霖对张船匠弄出的这种活动船桅很感兴趣,一般的船只,船桅都是固定的,一旦在海上或者是大江大河亦或是大湖之中,遇上了大风浪的时候,船体摇晃太过剧烈,船上的船家便会迫不得已,将船桅斩断,以此来降低船只的重心,保住船只不被大风浪掀翻。

    可是在大江大河或者湖上的话,这么做问题倒还不大,但是在海上这么做,却有很大的风险,一旦船桅被砍断了之后,在海上可就彻底成了死鱼,也没法进行维修,只能飘到哪儿算哪儿了,弄不好船上的人就算是不死于翻船,最后弄不好也会在海上渴死饿死。

    但是张船匠却从父辈那里,学到了一种活动船桅的做法,这种桅杆平时用木楔牢牢的固定在船上,一旦遭遇大风浪的时候,只要敲掉木楔,船桅便会顺着船体的方向倒在船甲板上,这样就保住了桅杆,当大风大浪过去之后,船上的人还可以用绞索把桅杆竖起,重新敲上木楔,挂上船帆之后,就可以继续乘风而行,这在海船之上,可是一种能救命的设计,李霖很是欣赏,为此特意赏了张船匠一贯钱,让张船匠高兴的合不拢嘴。

    李霖认为,对于肯拿出压箱底的技艺,给李家的工匠,就不能吝啬,必须要给予重赏来让工匠们知道,把好东西给李家,并不是白给,是可以换回实打实的回报的,另外对于工匠不思进取抱残守缺他很不满意,在他看来,技术的进步,就必须要不断的进行摸索,不断的在原来老的技艺之上,进行改进和摸索,才能让技术更加进步。

    同样,在李霖的提点和鼓励之下,目前李家的铁匠在打制兵器方面,已经都开始采用李霖提出的两种新技术,一是夹钢法,二是覆土烧刃法,同样的铁料,在经过原有的反复叠打之后,再采用这两种技术,所打造出的兵器,在坚韧程度和锋利程度上,比之以往所造兵器,有了极大的提升,就算是目前这两种技术还不够成熟,只要铁匠们不断的进行摸索,那么迟早有一天,这两种技艺将会被最终彻底完善起来。

    李霖看着这条新船稳稳当当的停在水面上之后,也就彻底放下了心,这条船乃是李家所造的第一条船,虽然不大,但是却将会代表着李家在造船业方面的起步,而且这条船用料扎实,按照张船匠所说,这条船所用的木料,比他们以前造的同样的船,起码多出了五成左右,这就代表着这条船将会更加结实耐用,抗风浪的能力也更强。

    甚至于在海面上这条船和其他船相撞的时候,也会占便宜很多,只要是相似吨位的船只,他们的这种船,和人家的船撞在一起,角度没问题的话,就不会吃亏。

    于是他兴致勃勃的亲自登上了船,在船上四处观看了一番,这里摸摸,那里看看,最终点头对船寮的工匠们的手艺表示满意,他不得不赞叹这些工匠们的手艺,这些人既不认字,也不懂得制图,全凭脑子里所记的那些手艺,靠着最简单的一些工具,硬是造出了无数榫卯结构,然后不差毫厘的拼装在一起,有些地方的榫卯结构十分复杂,如果拆开的话,让外行去重新组装起来,都很难。

    可是这些工匠们却还是轻轻松松的便做成了这些榫卯结构,并且轻松的将其组装在了一起,十分坚固,这一点让李霖对工匠们便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在中土的历朝历代里,即便是在另外一个位面的历史上,工匠们都算是卑贱之人,干的是最苦最累的活,赚的钱却很少,就算是有些工匠技艺非常高超,很受追捧,但是却在很多世家大户以及官绅眼中,依旧没有一点地位可言。

    甚至李霖前生的时候,对于这些工匠的看法也和那些人类同,可是今生今世,李霖却发现,这世上作为工匠,才是真正应该受到重视和尊重之人,他们创造出了无数奇迹,才使得这个世界出现越来越多的好东西。

    基于这些认知,所以李霖不管在李家如何嚣张,但是对待工匠们,却始终都很是客气,保持着一种最起码的尊重,这让李家的工匠们都十分享受,而且很愿意和李霖亲近,只要碰上李霖,就愿意和李霖多说几句话,听李霖几声夸奖。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