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辞行-《争龙道》
第(2/3)页
李霖当即交了定金,算是把这件事给敲定了下来,茶苗的问题算是彻底解决了,接下来就看他在什么地方找到合适的土地,购置下来之后,择地种植茶苗了。
接下来李霖在余杭周边转了一圈,考察了一下当地的民风民俗,还有当地的各种土特产。李霖专门品尝了当地特产的黄酒,感觉口感不错,江南的黄酒和北方的白酒有很大的不同,这边主要用的酿酒原料是糯米,加上上好的麦曲用古法酿制而成,酒精度数不高,口感很好,喝起来也比较养生。
只是这些酒以目前的运输条件,运往北方,价格会相当高,而且体积重量也大,赚头不大,要不然的话他这次很想带回去一些,让家族的人也尝尝鲜,但是计算过运输成本之后,他还是打消了大批将黄酒北运的念头,弄几坛回去孝敬长辈到时可以,大批运输去北方发卖还是免了吧。
其次就是江南这边的生漆还有桐油产量较大,这也是因为江南这边造船业比较发达的缘故,使得对生漆和桐油的需求量相对北方来说比较大。
而且现在这边已经有工匠开始制作出了精美的漆器,很是漂亮,这倒是一种不错的商品,不管是销往北方,还是跑海销往外藩,都利润巨大,于是李霖便暗自记下了两家生产漆器的工坊名字。
再有就是江南这边的瓷器也已经开始有了发展,虽然目前还比不上北方的陶瓷精美,但是质量上也已经算是可以了,如果能把北方的一些烧瓷技艺再引入这边的话,这边的烧瓷工艺便会得到很大的发展,未来也是一种不错的商品,不过现在看来,这东西只能在本地发卖,到了北方根本没人要,做这个买卖,把江南陶瓷贩往北方,铁定会破产的。
在考察过了余杭一带的特产之后,李霖便对余杭这边的情况基本上有所了解,同时通过这些天到处转悠,他也打听到了不少有关吴地之中各地州县地方的情况。
李霖把收集来的信息分类整理了一遍之后,最终还是把目光投在了临海州一带,这在他此次南下之前,便已经初步内定的,在这次抵达余杭之后,他还是认为,临海州目前应该是他们李家最好的选择。
临海州在另一个位面上的位置大概包含了台州全部、宁波和金华、温州部分区域,区域面积很大,一共被分设了六个县,而且这一带几乎没有道门存在,属于江南开发较晚的区域,人口数量不多,经济也不是很发达,地价极低,对于李霖来说,最关键的还是这里靠海。
于是李霖在摸清了这些事情之后,便前往范府告辞,说要去明州、临海等地再看看。
范举听说了李霖要告辞,于是又一次接见了李霖,和李霖又谈了小半天,他不太理解李霖为何放弃余杭一带,却要去临海、明州两地择地置业,于是劝李霖再考虑一下。
另外他很欣赏李霖的眼界学识,言谈话语之间,颇有一丝想要把李霖留下,在他门下当个幕僚的想法,并且对李霖说,如果李霖想要在江南出仕的话,他也可以帮忙,以李霖的学识,在余杭郡境内,他给李霖谋个官身还不是多大的问题。
可是李霖却婉言谢绝了范举的邀请,说眼下他因为家族的事务缠身,暂时还不能考虑出仕的问题,等以后家族的各项事务安定住了之后,他如果想要出仕的话,自会前来请范举帮忙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