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运十预警机方案汇报-《大国航空》


    第(2/3)页

    自从上次宋老拿出来了模型,成功地给大家介绍了之后,在报告中手拿模型,就是一个惯例了。

    现在,马老手里的模型,是特殊的,当看到上面的大盘子的时候,秦风几乎就要叫出来了。

    E-3,这不是E-3预警机吗?

    从外形上看,这是一架机翼下悬吊四台发动机的大型客机,而就在机身的后背上,还顶着一个大盘子,当看到这个模型的时候,秦风一眼就能认出来,是这个时代技术性能最强的E-3预警机!

    美国海军是最先操作预警机的,他们的E-2预警机,别看外形一直变化不大,但是内部的雷达系统在一直不断地更新换代的,海军的威胁可能来自任何方向,他们对自己的海空检测,那是刻不容缓的。

    而空军,就没有这么紧迫的需求了,这也导致了空军是不会凑合的,他们要用的预警机,必然是这个时代最先进的技术。

    最初的EC-121,几乎就不能算是正常的预警机,从1962年起,美国空军开始考虑发展新的警戒系统,并研究了这种飞机在战术空战中作为空中监控与指挥站的可能性。

    对美国空军来说,必须要有下视技术,海军的E-2是在海面上工作的,海面的回波可能不严重,但是空军就不行了,如果不能有从地面回波中搜索目标的能力,那就是鸡肋的。

    所以,这样一直到了1967年决定采用脉冲多普勒体制,经两轮对比试飞的筛选,于1973年选取了威斯汀豪斯公司研制的雷达。

    雷达是预警机的关键,早期的雷达没有脉冲多普勒能力,那是不行的,根本就无法使用,而在七十年代,美国的雷达技术就已经成熟了,他们的雄猫战机的AWG-9雷达,就已经具备了从复杂的地面回波中检测敌机的完美能力。

    E-3的雷达系统选用的是威斯汀豪斯公司研制的AN/APY-1型S波段脉冲多普勒雷达。

    就和眼前看到的大盘子一样,雷达就在盘子里面,虽然都是盘子,E-2的雷达,里面是个八木天线,而E-3的雷达,里面却是一个尺寸为7.3米×1.52米的平板隙缝阵天线!

    没错,就是平板缝隙雷达天线,这种技术究竟有多重要?在主动相控阵技术出现以前,这种技术,那就是雷达上的王者的存在。

    这种雷达可选用脉冲或脉冲多普勒、高脉冲重复频率或低脉冲重复频率、垂直扫描或不垂直扫描、主动或被动等多种工作方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