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我们本来就是在复杂的环境做斗争,不能遇到情况就撤,我认为可以先内部排查,实在找不到,再做撤离的打算,可以提前制定方案。”第二分队的分队长周默生说道。 “既然知道有了叛徒,我们可以私下秘密调查,正好有刘书记的例子作为借口,不相信揪不出他来。” “更何况,到现在也没有出现危险,我猜测他的身份或许只是个普通队员,否则我们早就被抓了。”第三分队的分队长叶东山说道。 军统沪一区的第三行动大队,是一个战斗力极强的大队,成员积极参与锄奸活动,六十多人中一半都有成绩,正在忙着锄奸和刺杀日本人的时候,突然要撤离,这绝对不是能接受的方式。 “默生和东山说的有道理,平时我们大队就很注意安全问题,各分队之间来往很少,成员分散居住,哪怕一个点遭到出卖,也不会影响全局,我也认为不能轻易撤离,或许,戴老板也希望我们能够坚持住。”李成梁说道。 统率军统局几万人的戴老板,那是什么样的人物,居然亲自过问一个行动大队的安全问题,这种例子极其罕见,也是第三行动大队全部成员的荣耀,更证明了自身的价值。 地下工作是在敌人的地盘搞破坏搞刺杀,行动充满了危险和不确定因素,加入这个职业的第一天,特工们就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随时可以牺牲自己报效国家。 出了个叛徒就得全体四散奔逃抱头鼠窜,这显然不是第三行动大队的做事风格,也不是他们拿着自己的安全问题不当回事,大环境就是如此,以后的麻烦还多着呢! “局本部来电,蒋安化和第三行动大队的骨干商议后决定,先利用刘元申事件找借口进行内部自查,如果实在找不到叛徒,又面临着紧急情况,他们再选择撤离。” “局本部经过慎重考虑,尊重他们的决定,要求我们直属站竭尽全力协助蒋安化,把这个叛徒揪出来。”王真说道。 “其实也在我的预料之中,越是在这样的环境越是不能退缩,第三行动大队的弟兄们,都是好样的,我佩服他们的胆量和勇气。” “拳头收回来再打出去,力量才能发挥到极致,威力也是最大的,抗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味刚直,会让自身陷入困境,不讲策略是不行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