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节 哈克木-《跳跃一千年》
第(2/3)页
“哦?还以为阿拉伯人真的没什么反应了呢,”老罗随口说了一句,他本以为前两天马什哈德那边就会派人来询问的,没想到居然没有任何人来,直到现在才有人来探寻,“也罢,奥尔基,你叫人带那信使进来,规矩你知道的。”
“是,将主。只允许带一个随从,其他人一律不准进入。”奥尔基规规矩矩的行了个军礼,重复了一遍军律,见老罗点头,才回身出去。
老罗也不急着去骑兵校那边了,既然马什哈德那边派人来了,不管是礼节也好其他原因也罢,他都要接待一下,更主要的原因是虽然与突厥人成为敌对,但是能不把阿拉伯人牵扯进来还是尽量避免为好。
尽管阿拔斯人在中亚的势力因为内部争斗已经开始衰退,但是因为宗教的缘故他们的影响力还是存在的,更何况因为外因压力导致一个族群内部重新整合的事情屡见不鲜,老罗对这种打草惊蛇的事情当然非常清楚。
如今最主要的目的是带来东归队伍回归东方,而不是吸引更多的目光注视东方,更何况眼下的人手有限,想在这里做些什么完全不符合实际,能埋下几个暗棋已经不错(偏厢车技术半卖半送给了格鲁吉亚人,康斯丁被赎回了哈迪部),做得太多就是为他人做嫁衣裳了。
过了约莫半个多小时,奥尔基才带着两个穿着阿拉伯白色长袍的男人走了过来——营地周边布置的象迷阵一样,能用这个速度过来已经是难得了。
老罗没去迎接什么信使,但是出营等待的面子活还是要做的。他远远地用阿拉伯语说道:“阿萨拉依啊啦移库,欢迎真主安拉的仆人来访!”
他的态度并不谦卑,语言却是表现得很真诚,至少不会让人有敌意。
“你好,巴托尔将军,愿安拉降福与你!”为首的阿拉伯人是个典型的地中海人种面孔的家伙,年纪大概三四十岁,约有一米七八的身高,留着大约两寸长的胡子。另一个没有说话的则是行了一个弯腰的抚胸礼,典型的随从举动。
两方人进入帐篷,分宾主落座,老罗才从寒暄中得知这位信使名字叫做阿卜杜勒哈克木,是个非常常见的教徒名字,是本地大伊玛目阿卜杜勒阿里木的贴身随从,从话语神态表现来看是个谦卑虔诚的绿教信徒,一双平和的眼睛远没有那种宗教狂热份子的那种偏激与执拗。
“请原谅我没有去向大伊玛目见礼,因为我们只是东归的唐人,并不是安拉的信徒。”老罗开门见山直接说明了没有去马什哈德的借口,他并不担心本地的绿教什叶教派组织会阻挠自己这行人的行程,先不说教派与政权之间有矛盾,即使绿教内部同样有各种纷争。
当然,假如对方真的有阻挠的意图并付诸实施,老罗也不忌惮用血与火来让他们明白自己的决心。
“明白了,可是我见到……”哈克木用手指了指来路,“你们的营地外面修建的比城堡都要险恶,是想在这里常驻吗?”
老罗不知道这位伊玛目的随从是什么想法,他能知道自己的名字应该是听人讲过自己这行人的事情,最大可能说的就是那个猫屎商人努瓦克的嘴巴,肯定也知道己方与伽色尼人之间的矛盾,这么问的一个可能就是真糊涂,最大的可能却是装糊涂。他也不理会对方是否了解实情,这没什么好避讳的,“哈克木阁下,我们与伽色尼那边的马哈穆德手下有了冲突,有消息说那位埃米尔想把我们留在这片土地上,我们这些人却是想要回到家乡,也不想给这方土地留下什么战乱与杀戮,但是东方有句话,防人之心不可无。现实就是这样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