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建海鲜交易市场的构想-《大国工程》
第(2/3)页
但是,婆家带人打到门上,那可就丢人丢大发了,名声就臭了。
农村人其实更重名声。
一旦名声臭了,家里要是还有没找对象的孩子,以后找对象都困难。
“你们几个都给我滚回去,别在这里丢人现眼!
谁再敢胡闹,我打断他的腿!”余富民又接着对杨家三兄弟训斥道。
“散了吧!都散了吧!”余福山也开始驱散围观的村民。
“阳子,你也在啊!走吧,跟我回去吃饭!”人群散开,余庆阳从人群里显露出来。
“福山大爷,咱们以前的鱼获都是去哪卖?”
刚才余庆阳再想建海鲜交易市场的可行性,现在余福山,余富民等村里的老人来了,正好咨询一下他们的意见。
“去镇上卖!那里有一个批发市场,有人来收!”
“咱们这边出海打渔的多吗?”
“多吗?咱们这边,全都靠海,有点地,也是光长草不长庄稼!
你说咱们老百姓不出海打渔吃什么?
这附近十里八村的,全都指望着出海打渔为生!
就连咱们村儿的小孩子都会从海摊上捡海获,换零花钱儿。”余福山的话里带着骄傲自豪,还有浓浓的,心酸。
出海打渔绝对不是什么好营生,以前,哪年村里不死几个人?
建国前,余家湾,不,所以的渔船,最多的就是孤儿寡母。
说句心酸的话,余家湾光棍率是中国最少的村庄。
为什么?
不是因为余家湾富裕,娶得起媳妇。
而是男人死得多,剩下的孤儿寡母只能改嫁。
改嫁自然优先在村子里找。
在村里找能有个好处,那就是改嫁后,孩子跟过去不至于受苦。
这话题,说起来都是一把辛酸泪。
“福山大爷,福民大爷,我刚才在想,如果把这座码头重新修建一下,然后在这附近建个海鲜交易市场,对村里有没有好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