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天灰蒙蒙亮。 马运就开车从航州赶到了鹭岛,九百公里的距离,他赶了整整十二个小时。 车上问亲戚家借的,司机也是他自己。 所以马运有些累。 不过,他没什么睡意。 激动。 激动到想眯会都做不到。 自从当初在美国打开了世界的大门后,马运就一心扑到了新的目标上。 互联网,一种全新的信息应用。 可是现实是残酷的。 创业需要本金,哪怕马运已经东借西凑,还是无法满足在资金上的需求。 整整数千万的缺口,这是一个根本就无法解决的难题。 要想引入新的技术,就得有各种设备。 公司建立,人员招聘以及技术信息等等,都需要钱。可是几千万的钱,马运想了无数的办法也凑不出来。 每次他出去找资金谈的规划,总是无功而返。 新的事物总是难以被人接受的。 马运尽管做了详细的公司目标,仍然无法说服那些掌握资金的人来投资他。 很多人还没听他说完,就打断了他的话。 不少人觉得他就是一骗子。 甚至有人说他獐头鼠目,满嘴跑火车,估计是传销头目。 融不到资金,就意味着公司无法扩大,无法扩大就无法在华国互联网启动的第一时间抢占市场。 而这一次,则是个机会。 张华已经跟他说过,那个叫做赵江川的老板非常有钱,也有着常人不具备的魄力。 除了资管公司外,最新还成立了一家风险投资公司。 风险投资啊,这可是只有美国一些大投行才拥有的公司。 最让马运觉得有希望的是。 张华告诉他赵江川很年轻,非常的年轻。 年轻,就意味着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年轻也意味着思想比中老年人更加激进。 这对马运来说,无疑是一件值得兴奋的事情。 跟说服那些顽固不化的老家伙们比,说服一个年轻人应该会容易许多。 当然,这只是马运还没有见到赵江川时的想法。 十点钟,一天里最好的洽谈时间。 马运在整整等了四个小时后,拨通了张华给他的那个电话。 十五分钟后。 在一家咖啡厅里,马运见到了赵江川。 在见面那一刻,马运觉得,他之前想的真是太多了。 年轻是年轻,可是年轻的太过分了。 这么一个年轻人,真的有能力拿出几千万资金? 如果不是张华是他的表叔,如果不是张华一口一个他老板不差钱。 马运真想掉头就走。 这么大的生意,如果真是认真对待的话,又怎么会在咖啡厅这种地方谈。 赵江川带着微笑,手里拿着勺子轻轻的搅动着杯子里的咖啡。 在见到马运那一刻,赵江川就认了出来。 哪怕现在的马运跟二十年后的那个他,相错甚远。 但那全国独此一家别无分号的脸,想让人认错都难。 不过,赵江川也能看出来,马运好像有点不太热情。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