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什么委屈没受过?-《明朝第一权臣》
第(2/3)页
“邝大人,起来吧……”王佐长舒了一口气,心里却终究堵得难受,“咱们都起来吧,别跪了……”
“我是能站起来,可……可……”邝野摇了摇头,和王佐互相搭着胳膊扶了一把,“可我怕有人再也站不起来了!”
“被皇上训斥一顿倒没什么,老头子六十多岁了,什么委屈没受过?你说……什么委屈没受过?”邝野说着,便转过头看了看渐行渐远的车马队伍,一时间两行浑浊的老泪竟顺着脸上的皱纹流了下来……
而责骂了阻止自己的邝野和王佐一通后,朱祁镇的心情顿时舒畅多了,因此话也就跟着多了起来,“先生,如果情报无误的话,现在那些蒙古鞑子应该还在大同吧?”
“按说应该还在大同,跑不到别处去……”王振一边说,一边拿着床小被替朱祁镇把腿脚给盖上了,“虽说前一阵子大同的参将吴浩在猫儿庄打败仗战死了,但大同的驻军多,守将也一个比一个厉害,应该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
王振这说得倒是实话,为了防备逃到漠北的蒙古人,大明自开国以来,一直很重视大同和宣府的军事建设,因此不仅在这两地派了数万驻军,守备的将领也都是公认的很有能力的人。
比如仅大同一座城池,就有五位高级将领坐镇,分别是西宁侯宋瑛、武进伯朱冕、广宁伯刘安、都督佥事郭登、都督同知石亨。
一个侯爵,两个伯爵,都督佥事郭登之所以还没有爵位,是因为他爹还没有死,而他的爷爷就是武定侯郭英,跟朱元璋一家子世代联姻、活到最后的那位开国功臣。
至于石亨,虽然没有那么显赫的家世,但他的能力是很为朝廷认可的,自正统元年就屡立战功,虽为偏将,但朝廷视其为大帅。
当然,宣府的守备力量也不弱,管事儿的四位将领同样很拿得出手,分别是左都督、总兵官杨洪,都督同知朱谦、都御史罗亨信和纪凌的老爹纪广。
首先总兵官杨洪就是一个大有来头的人,他守备边关四十余年,战功赫赫,甚至迤北诸部都尊称其为“杨王”,今年都快七十岁了,无论是战功还是资历,都是正统年间首屈一指的人物,你说厉害不厉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