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改组-《唐末战图》


    第(2/3)页

    在随后,十三司的人在向杰的亲自指挥之下将二祖寺积累来所有和各地寺院、信徒以及其他势力的往来信件也都带了回去,独立营留下一个大队守备二祖寺,查封所有府库,将查抄出来的百余件兵器也紧急送往刺史府。这前后陆续数百名佛门中人被十三司和驻军抓回府城,在百姓中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为此严明以薛洋和舒州刺史府的名义专门发布了一份公告,将此事的前因后果一一交代清楚,而后养伤之中的慧心禅师在和薛洋沟通之后也给舒州各大寺院送去亲笔信将司空山上的来龙去脉告知那些不明就里的其他中立的寺院。

    中和元年四月十五,刺史府公开审理此次案件,薛洋亲自坐堂,在十三司和刺史府捕快衙役搜集到的铁一般的事实证据面前,正德开始供认自己确实串联过信徒试图对抗刺史府新政。

    这句话一出让前来观审百姓哗然不止,舒州新政中得到了实惠,对于薛洋和刺史府拥护超出一切的百姓开始对于这位看起来慈眉善目的大师怒目而视,其后更是有不少有威望的人被百姓公推出来向薛洋陈明,要求立即处决这些身在佛门中却不修德行的僧人。

    借助百姓群情激愤,薛洋当众宣布了关于管理佛道两界的宗教司以及对于各佛道院等所属田产纳入到新政税收之中的决定,同时当众向所有人保证,舒州刺史府执法不问出身,任何人违法皆应依法严惩。

    这一举动得到了所有百姓的拥护,正德为首的二祖寺首脑僧众被立即押赴刑场处决,同时抄没二祖寺所有资财也全部充公,田地重新分配给百姓。其余参与二祖寺集会的其他寺院僧侣也全部被判刑,所在寺院的寺产该没收的没收,没有给佛门留下丝毫的情面。

    在审理完毕之后,刺史府在尚未完成内部机构重组的情况下,正式成立宗教司,由慧心禅师和刺史府专人联合办公,彻底清查舒州境内所有佛道两界的寺院、道观名录,对于所有的僧侣、道士等等全部录入名册,发放官凭度牒,同时发布宗教司第一号宗教令,各处佛道寺院道观收容门徒必须得到宗教司批准,没有官凭度牒的僧侣一律以逃民处置,罚劳役三年并且责令还俗,所在寺院道观也要接受严惩,情节严重者直接取消道观寺院称号。

    如此一来,佛道两界肆意招收门徒,接受香火的现象得到了极大地遏制,刺史府及其各县衙门对此进行了最大限度的监督,甚至一段时间之内许多外来僧侣和游方道士都被误抓。不过在正德等人事件在百信心中的影响尚未消除而且伴随着府城内的消息逐渐扩散到周边县域的时候,这股敌视风波尚未过去,就算是有矫枉过正百姓也都没有多大意见,反倒是这段时间前往各处寺院道观朝拜和捐送香火的百姓大减,不少小寺院小道观甚至不得不派人到宗教司求助。

    “宗教司对于周济困难的寺院道观可以适当补助,协助地方发还部分田地,但是佛道主体还是清心寡欲,务实修行,一如佛光寺诸位大师那般身体力行。”薛洋和已经差不多伤势痊愈的慧心禅师道:“刺史府已经考虑在将每年从寺产中收取的税收拨出部分转款,由宗教司处置。另外宗教司作为刺史府的正式机构,需要向其他机构一样,详列清单,以供民政司查验。”

    慧心禅师和身边刺史府派过来协助的黄敏点了点头,这一点两人都明白,虽说是专款,但是民政司查验账目已经成了薛洋手下各部的一个常态了。而且这些基本上也都是黄敏的事,慧心禅师还要奔赴各地,安抚那些受到冲击的寺院和信徒,防止这些人走极端再次酿成大祸。正德事件的爆发让佛门信誉在舒州民间一下子降到了极点,二祖寺为首的众寺院甚至一段时间内被当成过街老鼠,几乎到了人人喊打的地步。所以慧心禅师是抱着伤体强行前往二祖寺坐镇了一段时日,协助二祖寺完成重组,避免了禅宗圣地从此没落。

    正德事件和宗教司的事情暂时告一段落,薛洋和严明开始认真研究刺史府机构改组的问题,而袁袭和十三司而开始沿着关天印和释道信的线索继续深挖追查,开始把释道信身上关于淮南节度使府的线索给捡了起来。

    中和元年五月初,也就是向杰亲自赶赴扬州的时候,薛洋在刺史府宣布刺史府内部机构正式重新编组,由于无法公开使用六部制度,索性直接将民政司升级为民政部,由严明领衔,下辖吏司、户司、礼司、工司、宗教司、刑司、农商司七个司一级机构,统筹处置舒州境内的所有民政事务。这七司的职权划分和以往的六部也有所不同,如原本归户司管辖的农工商三业被划分出来,由此可以极大提高工商两业的地位,使其有了直属部门领导。如此则户司的职责就变成了专职税收政策制定和收取,财政收入的核准和支出等,和后世常见的财政部职能贴合度越来越大。而七司之中兵司更是直接被薛洋剔除,直接成立了和民政部地位齐平的军政部,由袁袭负责。军政部分成三司,十三司提升一级,成为专职刺探的情报机构。后勤司职责不变,但是也开始逐渐细化,将原本庞大的机构组成划分成新兵处、军法处、兵备处和直属处。而最主要的作战司则由陆翊监管,实则由袁袭代为处置日常事务。

    这样分组其实还有很大的问题,但是不论是薛洋还是严明和袁袭两人都觉得在舒州一隅之地倒也不用组建规模庞大的政务机构,以免开支过大,让原本就有压力的财政再次出现危险信号。不过新改组后的刺史府却更加的精炼,长期以来职权划分不清晰的现象得到极大地改观,秩序井然之后,各司也开始纷纷履行职责,在已经恢复平静的舒州把以前荒废的各项政事重新捡了起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