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盐税-《带着商店到春秋》


    第(2/3)页

    “王上,还是一样,国库入不敷出,为今之计,还是只能加税了。”戴丞相皱着眉头,建议道。

    赵王叹了口气,连连摇头,“加税加税,人头税,过路税,生孩子税,算船税,还要增加什么税?百姓早已怨声载道,再加下去,我赵国子民都要跑光了”

    戴丞相冥思苦想,无计可施,“王上,军马开支不可少,宫内已尽量节俭,实在是省不了。”

    赵安本来还打算回去逍遥快活,见父亲安然无恙,有些不想这么快掺和赵国之事,这下不期听到了赵王和戴丞相商议赵国赋税,听了一会儿,就大概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他犹豫了一下,说:“父王,我赵国财政不足?”

    “不错,这是我赵国机密,你不要外传。”

    赵王看到赵安感兴趣,欣慰点了点头,以往赵安整日只会花钱,不知道撑起一个国家的不易,既然赵安感兴趣,他自然不介意多说些,各种赋税。

    赵安听了赵王的话,有些咋舌,这么多税?

    这是财政赤字,一旦国家财政不足,就只会从穷困人民加派赋税?

    结果是民怨沸腾,这不是治标不治本吗?

    赵安没忍不住笑出声,这样繁重的税收,百姓没造反都是奇迹,怎么能够渴求赵国百姓热爱赵国呢?

    赵王看到赵安的笑容,眉头皱了皱,无奈地问道:“你笑什么?”

    “父王,”赵安收敛笑容,“这事其实解决起来很简单。”

    “简单?”赵王忍不住气笑了,他和老丞相不知想了多久,也没想出真正的解决的办法来,居然从赵安口中听到简单一词。

    戴丞相好奇地问:“殿下,你有增加国库收入的办法?”

    “当然。”赵安淡然一笑,望着满脸关切的父亲,神秘一笑,“首先希望父王,除了田赋和人头税这类基本税收,其他名目繁多杂税取消。不再对商人手中积存的现金与货物征收算缗钱,不再对车船所有者征收算车船钱,不收牲畜税等等。开明宽松的环境,才能吸引各国的商贾和人才云集我赵国。”

    “这就是你的办法?”

    赵王有些失望,感觉赵安在开玩笑。

    减少商业税收,自然可以吸引人才,但赵国财政危机就先要压死赵国,这一条路是自掘坟墓,显然行不通。

    大概是望子成龙吧,本来他对赵安还抱有很大期望,这种期望破碎的滋味不好受。

    赵安有些无奈,翻白眼道:“父王,我的话还没说完,这只是其一。还有其二,其二便是不许民间私自贩卖盐,从今以后,赵国境内唯有我赵国允许后才可贩卖盐。”

    “盐?”赵王一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