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4章 佥事-《龙脉战神》
第(2/3)页
三人都做过内阁首辅。
杨荣最先入阁,但也是最早死的,杨士奇当了二十年内阁首辅,直至去世,而杨溥只做过两年内阁首辅。
三人与英国公张辅、礼部尚书胡濙同为“托孤五大臣”,因都是内阁大臣,所以并称“三杨”。
早在朱棣时期,三杨就崭露头角,此后辅佐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十余年,名震天下。
朱瞻基驾崩时,小皇帝朱祁镇继位,年仅九岁,国事便由太皇太后张氏(朱高炽原配)把持,三杨甚得张氏倚重。
然而,朱祁镇有一位“老师”,那就是王振,此时开始干预朝政。
起先王振忌惮张氏身份,尚不敢明目张胆,等到在张氏去世以后,王振便肆无忌惮,大力扶植自己的势力,将东厂置于自己的统领之下,就连东厂提督,也就是厂公,也得看他的脸色行事。
三杨之中,杨荣先于张氏去世,极少与王振正式交过手。
而杨溥呢,为人极为谨慎,若非王振行事太过,他也不会与王振对着干。
唯有杨士奇,与王振斗了好几年,最后被王振抓住把柄,也就是他的儿子杨稷,仗着他的大名,为非作歹,害死了数十条人命。他一病不起,加之年事已高,没多久就去世了。
杨士奇死后,杨溥当上了内阁首辅,本来想与张辅、胡濙等朝廷大臣联手绊倒王振,然王振气候已成,权势滔天,朝中亲信遍布,加上这帮朝中大臣都已是“老朽”,所以最终还是未能成事。
早在杨士奇临死前三个月,阳关月就进入了锦衣卫,所以才会有人认为这是杨士奇布置的最后一步棋。
而种种迹象也表明,阳关月所抓的那些贪官污吏,都间接与王振有关系。
只是王振对此不闻不问,甚至还在一次朝廷宴会上让朱祁镇大力赏赐了阳关月,说他是大明朝的忠臣,这才会让另一帮人觉得阳关月其实是王振的人。
一年多前,最后一杨,也就是杨溥,死于任上,朱祁镇为他辍朝一日,追赠左柱国、太师。
从此,王振的权势达到了顶峰,并持续至现今。
……
那人就是阳关月!
他听到小王爷叫自己“阳叔叔”,立即纠正道:“小王爷,你是靖江王世子,而我,只是锦衣卫的一位指挥佥事,当不起叔叔二字,还请你叫我一声阳佥事。”
小王爷当然听得懂阳关月的意思,笑道:“阳佥事,你突然到了桂林,怎么也不叫人通知我一声?也好让我派人去……咦,这位不是都指挥使司的许佥事许大人吗?你怎么也来了?”
小王爷说的“许佥事”,正是将宫成彦震退的那个人。
此人年约五旬,太阳穴高高鼓起,一看就知道内力深厚。
在场之人,除了小王爷之外,好几个官员都认得此人,只是突然看到他来了,谁也不敢冒然叫出他的名号。
许佥事哈哈一笑,说道:“小王爷,许正阳有礼了。这位是王府的客人吧?方才多有得罪,尚请恕罪。”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