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入军部任典军中郎-《神武九州志》


    第(2/3)页

    杨征凝视石贝,叹道:“唉,也好,也好,我料想你也是不会考文科的,只是如今中原不宁,不然派人去问一下令尊。罢了,老夫不妨碍你了,有要读的书就和我说。”

    石贝又深施一礼。心里念叨:老师还说不妨碍,这个时候提及我爹,就是在抗议我考略科啊,出将入相?他巴不得我入职内阁呢。算了,就这个朝廷,能救一把就做下去,无可救药就辞官也来得及,就当是历练了。

    因为知道石贝要考科举,杨家上下的人都不再像往常那样和石贝说笑了,而是经过他的门前都把脚步声压到最低。杨愫只有一个人去花园里坐着,既无心赏花,也不知所措的样子,坐在那里,没有人叫她都不会动,苏姐笑她爱上石贝了,杨愫脸一红假装生气。

    半个月之后,朝廷开考,三种科目都在西京进行,徐江去的北贡院,石贝去的南贡院。进场搜身,对号入座发放考卷,石贝打开书箱,摆好笔墨砚台,一看考卷的题目,今年略科的题目是:司徒乱军何以速败。石贝笑了,“看来朝廷是力不从心了。”

    原来高德六年司徒易刃大军,八月起义,十二月全军覆灭,只过了四个多月,但是第二年开春,北方大旱,各郡又有乱民作乱,转眼间爆发起义,乱哄哄的闹了半年,此后北方乱过,南方乱,南方刚刚平定北方又乱。

    到如今高德十一年,先后起义的乱军就有十次,剿灭义军和暴民乱党不下三十万,卫朝根基彻底为之动摇,军费开支庞大,而天浪苑的工程依然不休不止,大乱一触即发。原本历帝不想开考,刘当建议如期举行,为了收取人心。

    石贝研磨提笔,写道:……记四年以来朝廷南来北往剿匪平乱数十阵,所记胜算无数,奈何以唯司徒易刃败之速耶?盖之因有四,其一冗杂,四月之间聚兵十万,无分老幼,不论精疏,往来转战奈何胜算可达?其二僭越,号曰聚义,实为私利,举事方二月既自立为王,尽图利益,朝野惊惧,帝王愠怒,不除之若何?其三乏谋,易源之战,分兵错其一,抢城错其二,分路突围又聚于一处错其三,足见其无谋,焉能不败?其四急功近利,得下东海关而不积蓄粮草,声威大而不造势,兵马多而不选精,亲信众而不用将,全无远见何以长远?有此四者,本不败而败,由因于此。如是……

    放榜这天石贝看着自己没有名落孙山,就一门心思的等。等着殿试。到了殿试这天,石贝就当自己是做梦去了。一群学子在宫殿里作答,有不少人都被皇宫的气势所折服,冷汗直流,而石贝洋洋洒洒的就当是梦境。

    这一次的会试通过了,石贝又去参加殿试。因为战乱时节,非常之时不以常理,所以各地的会试和殿试在同一年举行,这倒让各地的学子为之动心,纷纷参加。在通过了会试之后都来入京赶考,但是,在殿试这一天,历帝所出略科的题目居然是:论世间名将。

    石贝本来就不把皇宫当是一回事,答完题之后就任凭官员安排,该吃就吃,该喝就喝。

    历帝看着石贝的这份卷子,来来回回看了一遍,很是赞许:“嗯,有凭有据。可堪大用。”就在头甲三名的位置上写了三个名字,状元——袁玄,榜眼——石贝,探花——王宪。榜文发出去之后,所有的考生都挤着围了上来,找自己的名字,场面一片混乱,斯文礼教不知所踪。石贝坐在对面的茶楼上看着这一幕喝茶。

    袁玄和王宪竟然也登上二楼,二人四周看了一眼,就在石贝这一桌坐下了。

    袁玄身材纤瘦,山羊胡也较长,王宪棱角分明,双眼炯炯有神。“石贝是吧,刚刚的榜文你看到了吗?”

    石贝放下茶碗,“怎么,袁玄先生很在意吗?”

    袁玄无奈的口气:“世事艰难,功名利禄,无可奈何。”王宪却说:“是啊,现在北方有陈鹏,南方有李从,他们的兵力已经多达几万了,加上其他的乱军,卫朝会何去何从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