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九章 限制-《买宋》


    第(3/3)页

    乾隆三十八年,开“四库全书馆”,征求天下遗书,不但网罗了大量的御用“人才”,而且通过“四库全书”的编纂,大规模地销毁一切反清的以及一些反抗民族压迫、反对封建专制的历史文献和其他书籍,企图消灭汉族人民的反清思想和反封建精神。

    结果在乾隆三十九年至乾隆四十七年的八年间,被销毁,抽毁和横遭篡改的图书不计其数。

    但是也必须指出,这种浩大的图书集中的工作对我国文化的发展也有着一定的贡献。

    而且在乾嘉时期,考据发展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乾嘉学派在文禁森严的条件下,逐渐放弃了顾炎武等的治学精神,走上了为考据而考据的道路。

    以惠栋为代表的吴派学风是“博学”、“好古”,以戴震为代表的皖派学风是“实事求是”,“无徵不信”。

    他们考据的目的是为了通经,由于他们只是依据汉儒的意见,特别是以许慎、郑玄诸家之说作尺度,所以他们所说的“实事求是”和我们今天所说的寻求客观规律是很不相同的。

    虽然他们在整理古代学术文化方面有较大的贡献,但是他们冥心追古,脱离现实,淹没于烦琐考证之中,归根到底是为封建统治者粉饰承平。

    其中皖派的代表人物戴震,同情人民的疾苦,对政治比较关心,在他的《孟子字义疏证》里,表现了他的进步的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

    提出了“通情”、“致用”两种主张,以反对程朱理学的观点。

    他说“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浸浸乎舍法而论理,死矣,更无可救矣!??后儒冥心求理,其绳以理,严于商、韩之法,故学成而民情不知,天下自此多迂儒。及其责民也,民莫能辨,彼方自以为理得,而天下受其害者众也”。

    然而,戴震在思想方面影响不大,仍是以训诂大师闻名于世。

    初期考据学者标榜汉学,以与渊源宋代的程朱理学立异,后来更多调和汉宋之论。

    他泊进一步总结前人在学术、文学上的成就,为当时封建统治阶级眼务。

    在这种风气影响之下,文学创作中的复古主义倾向更为严重,只有长篇小说取得了高度的艺术成就。

    同时在清中叶的诗歌领域中,王士祯的“神韵”说的影响仍然很大。

    他主张“温柔敦厚”的沈德潜,更是典型的台阁体诗人;稍后,翁方纲的“肌理”说,表现了考据学对诗歌的影响。

    只有袁枚的反对复古,主张性灵的理论,继承了明末公安派的传统而有所发展,他的“性灵”说不象公安派那样玄虚抽象,而是从实际出发,在当时比较有进步意义。

    郑燮的诗歌不仅能突破复古主义的束缚,而且写出了一些同情人民疾苦的诗篇。

    桐城派方苞,刘大樾,姚鼐等的古文理论和创作,一直影响到清末的文坛。

    由于学者多读古书,多记古事,这时还出现了骈文“复兴”的局面,这和桐城派古文是一个对立的文派,汪中在这方面取得较大的成就。

    在杂剧、传奇方面,由于作者的脱离现实、脱离人民,片面追求格律和词采,他们的作品就只能成为文人案头之物。

    只有蒋士铨、杨潮观成绩比较可观。

    代之而起的是富有生命力的地方戏,从明代发展起来的弹词、鼓词在这时普遍流行,作品数量很多。其中有些著名的作品,如《义妖传》表现了反封建,追求爱情的精神。

    《再生缘》歌颂了妇女的才智,成功地塑造了孟丽君的形象;《天雨花》描写了明末朝政的混乱和阉党的专权等等。

    ……

    ……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