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七章 前七后七-《买宋》


    第(2/3)页

    又说:“古之文,文其人如其人便了,而今之文,文其人,无美恶皆欲合道”。

    并且在抨击宋儒理学造成古诗文精神丧失的同时,李梦阳提出文学应主“情”的观点。

    如他在《诗集自序》中说:“真诗乃在民间”“真者,音之发而情之原也”,文人学子之作“出于情寡而工于词多”。

    因此他主张模拟前人诗文格调,如《明史?李梦阳传》:“梦阳才思雄鸷,卓然以复古自命。弘治时,宰相李东阳主文柄,天下翕然宗之,梦阳独讥其萎弱。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非是者弗道。”

    他在《徐迪功集序》说:“夫追古者,未有不先其体者也”,认为诗文体格,以古为美。因而李梦阳主张模拟:“夫文与字一也。今人模临古帖,即太似不嫌,反曰能书,何独至于文而欲自立一门户邪?”

    当然,也正是在拟古理论指导下,李梦阳的诗文创作成就不高。

    像是《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他:“其诗才力富健,实足以笼罩一时。而古体必汉魏,近体必盛唐,句拟字摹,食古不化,亦往往有之。所谓武库之兵,利钝杂陈者也。其文则故作聱牙,以艰深文其浅易。明仁与其诗并重,未免怵于盛名。”

    朱东润作品选选了李梦阳两首歌行诗《石将军战歌》《林良画两角鹰歌》讲究结构章法,描议结合,笔力雄健,大家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一读。

    包括其散文《游庐山记》《梅先生墓志铭》或写景状物,或刻画商人,都清新生动,也是较好之作

    其次是何景明,作为前七子另一代表,在提倡复古方面,与李梦阳并无二致。

    他的言论同样偏激,《杂言十首》说:“秦无经,汉无骚,唐无赋,宋无诗”。

    因此《与李空同论诗书》说:“近诗以盛唐为尚。宋人似苍老而实疏卤,元人似秀峻而实浅俗。”

    不过,何景明不像李梦阳那样“尺寸古法”,而提出“舍筏登岸”,强调以学古为手段,目的在独创。

    李、何二人,美学趣尚不同,李趋向追仿古法,何崇尚俊逸秀丽,二人书信往复,各执己则。

    此外还有后七子的复古诗文,所谓后七子的话,也叫嘉靖七子,他是嘉靖中期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继前七子之后重新倡导复古的文学流派。

    这七子成员有谢榛、吴国伦、宗臣、徐中行、梁有誉。

    李攀龙的话,是历城(今济南)人,曾任朝廷吏部郎中,累官河南按察使。

    在文学上,李攀龙总体来说是继承了“前七子”复古主张,因此《明史?李攀龙传》说:“其持论为文自西京,诗自天宝而下,俱无足观,于本朝独推李梦阳。??其为诗,务以声调胜,所拟乐府,或更古数字为己作,文则聱牙戟口,读者至不能终篇。”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后七子以李攀龙为冠,??今观其集,故乐府割剥字句,诚不免剽窃之讥。诸体诗亦亮节较多,微情差少。”

    “杂文更有意诘屈其词,涂饰其字,诚不免如诸家所讥。然攀笼资地本高,记诵亦博,其才力富健,凌轹一时,实有不可磨灭者。”

    不过需要说明,李攀龙的拟乐府《有所思》《陌上桑》都是字摹句拟,甚至照搬。

    可读之作有七律《寄别元美》、书札《与王元美》,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一看。

    而王世贞的话,号弇州山人,太仓(今属江苏)人。官至南京刑部尚书。

    在《明史?王世贞传》中称:“世贞始与李攀龙狎主文盟,攀龙殁,独操柄20年,才最高,地望最显,声华意气笼盖海内,一时士大夫及山人、词客、衲子、羽流,莫不奔走门下”。

    王始贞学问广博,著述繁多,当代罕有其匹。《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自古文集之富,未有过于世贞者”。

    他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174卷,《序稿》207卷,《读书后》8卷,诗文集合起来接近400卷。

    王世贞的文学影响远远高于后七子其他人,《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自梦阳之说出,而学者剽窃班马李杜;自世贞之集出,学者遂剽窃世贞。”

    他的《四部稿》中有《艺苑卮言》12卷,是其中年时期所作,晚年又作了修订,这部书全面反映了他的文学主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