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 繁荣-《买宋》
第(2/3)页
那种生硬的一宁说死不硬功夫的——翻译是双重的‘反逆’既损坏原作的硬达效果,又违背了祖国的语文习惯。”周作人将林氏文体称为“拟古的文体”。
当然,林氏的文体不独以其自己的喜爱为出发点,更主要原因是其读者。
旧式文人,接受新式教育的年轻人,惟及新兴都市的市民、职员。
他的译文使用俗化的雅文,在晚清时白话文与文言文的斗争之中有一定的合理性。
林氏译文有较强的社会动机,他在每部译作的序言或跋中都阐明自己的观点和动机。
到了1900年12月22日他在(《巴黎茶花女遗事》序)阐述了自己的翻译思想:亚之不足搞欧,正以欧人励于学,亚则昏昏沉沉,转以欧之所学淫奇而不之译,又漫与之角,自以为胜,此所谓不可水而斗游者尔~吾谓欲开民智,必立学堂,学堂功缓,不如立会演说;演说又不易举,终之唯有译说。
对林氏来说,翻译可以警世人,开民智,申张其爱国热情,保强中华民族挺立于不败之地。陈福康指出:“确实,他的有关译论,一以贯之的就是爱国与救世。”
林氏译小说有一个重要策略就是做对比研究,一方面他将所译小说与我国历史名著,如《左传》、《史记》等做对比文体、思想、研究另一方面将文体同在译文中就是太史公“等名词的出现。
西方小说文体与中国之文体进行对比,帮助读者认知翻译史研究的厚重与渊博。
至于林译小说产生的影响,郑振铎指出:(一)林译小说使中国人懂得了世界的知识;(二)中国人开始了解外国文学大师;(三)中国文人开始翻译世界文学作品的风气。
而北大的《中国翻译文学史》则指出,林译小说确定世界文学格局的建立,中国小说文体类型渐丰富与健全,并转向对现实主义的标举。
在近代小说翻译中,还有以翻译侦探小说为主的周桂笙鸳鸯蝴蝶派,作家包天笑、周廋鹃等。
此外,还出现了以翻译国别文字为主的翻译家,如吴梼、陈嘏等翻译俄罗斯文学,伍光建、雪朴翻译法国文学,苏曼殊,马君武等人的诗歌翻译也什得关注。
周氏兄弟的译介活动,刘半农、胡适、***等人的文学翻译活动留待五四以后再叙。
周桂笙,家树奎,笔名新庵等,上海南汇人,近人主要翻译家之一,幼年入上海广方言馆学习外语,后转入中法不堂学习法文,兼修英语。
1894年前后,他曾在天津电报局,上海英商恰太轮船公司任职,后业还曾游历日本。
这些经历为他打下了良好的语言基础。
辛亥革命前后他倾问进步参加组织南社,1906年起,任《月月小说》月刊总译述,并发起我国第一个翻译工作者自己组织参与的社团“译书交通公会”(“交通”即“交流”“交际”的意思)1912年,周氏任同盟会机关报《天铎报》译述,1915年还曾撰文反对袁世凯窃权专政。
他的主要译作以侦探小说、科幻小说及童话为主。
周桂笙1900年左右步入译坛,首译阿拉伯文学名著《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刊于吴研人主编的《采风报》,此后他的译作主要有法国鲍福的《毒蛇圈》发表于《新小说》(第8至24号)(1903)、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再生案》(1904,1907)、歇语克复生侦探案》)(1904)、美国康培尔的《失女案》、法国纪善的《妒妇谋夫案》、《红痣案》等等。科学小说《飞访木星》、《伦敦世界》、《地心旅行》;教育小说《含冤花》等等。
周氏译书也强调“觉世目庸民”、“开智启慧”。翻译之功大矣哉。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10月11日他为自己翻译组织“译书交通公会”撰写了《译书交通公会序》和《试办章程》。
他在序中写到:“中国文学,素称极盛;降至晚近,日即陵替。??苟能以新思想、新学术源源输入,俾跻我国于强盛之域,则旧学亦必因之昌大,卒收互相发明之效。此非译书者所当在之事欤~”
在周氏看来,翻译的主要作用在于促进国家之间互相借鉴技术,互相交通,互通有无。
翻译能够强国“取人之长”,“补我之短”,并能为我国传流学术输入亲血液。
以及包天笑,原名公毅,字朗孙,笔名天笑生、天笑笑,江苏吴县(今苏州)人,鸳鸯蝴蝶派代表人物之一,译作甚多,据统计,从1901年译《迦茵小传》到五四时期译作总共有80种之多。
在译小说之前,包天笑曾参与《励学译编》编辑工作,曾译《欧洲近代史》、《印度蚕食战史》、《普通地理学》等自然科学作品,奠定了后来的翻译基础。1904年,他与杨紫麟首译英国哈葛德的小说《迦苗小传》,受到林纾称赞。
之后他又译法国作家凡尔纳的《铁世界》和《三千里寻亲记》(原著佚失)。
教育小说《馨几就学记》(1901)、法国作家艾克多~马洛的《苦作流浪记》、英国thomas hardyr的《空谷兰》,俄国契词夫的《六号室》、托尔斯泰的《六尺地》、雨果的《狭女奴》、东海士比亚《威尼斯商人》改编的《女律师》等等。
包氏本人不懂外语,他的译作多为摘选、编译,文笔流畅,可读性强,但其可信程度差,受国人批评。
还有周廋鹃,原名周祖福,字国贤,上海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