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四章 小园香径独徘徊-《买宋》


    第(3/3)页

    远香堂周围环绕着九组建筑庭院,远香堂东隅,即从梧竹幽居南行,可到海棠春坞小庭院,庭院内海棠二株,翠竹一丛,东西有半廊,南为粉墒,北为书斋,这是一个极清幽的小庭院。

    海棠、翠竹、山石与粉墙组成一幅极好的立体画图。

    远香堂之西,有朱红栋梁的荷风四面亭,亭边柳条摇曳,春光月夜,或中秋佳节,漫步其中,倍晌雅静清幽。

    丽在远香堂西南角上,有小飞虹和小沧浪等一组建筑。

    这些庭院都饶有浓郁的江南水乡风味。

    由于水多,故而桥多,桥皆平桥,设有低栏,轮廊横平,简沽轻快,与平静的水面十分协调。

    当人们由小沧浪凭栏北望,透过小飞虹遥望北向的荷风四面亭时,以见山楼作为远处背景,空间层次深远,景面如画。

    而那迂回曲折的石桥紧贴水面,人们站在桥边小憩,犹如到了瑶池仙境。

    漫步其中,水光倒影映照其面,正是;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

    而且苏州园林大都为封闭式,难借园外景色,于是采取了另一种借景的办法,即对景。

    如拙政园内的枇杷园,月门正对雪香云尉亭,漏窗、洞门既联系空间,又组成对景,而雪香云蔚亭一景,又是枇杷园小庭院的借景。

    绣绮亭在假山之上,紧倚枇杷园,在绣倚亭内俯视枇杷园小庭院,可远眺见山楼,这是前后左右高低互借的佳例。

    拙政园西区也有一片水池,池北水面低处建倒影楼,池南有宜两亭,隔池互为对景,并倒映于清澈的池水之中,成为一处佳景。

    宜两亭建于山上,人于亭内既可看到西区园景,又可以俯瞰中区园景。

    宜两亭和北边的倒影楼之间有一曲折起伏跨水而建的波状长廊相连,水廊沿池水走向,顺势而建,空间贯通多层次。以池为中心,环绕水池布置了三十六鸳鸯馆与十八曼陀罗花馆,形成院中院。

    池中挖土堆石成岛,扇亭建于岛上。流水环抱,近水楼台,池岸亭榭,构筑得体,倒影浮映,为拙政园西部园景的绝佳处。

    东区为归田园居旧址,旧有建筑及山石大半已不存在,现有者多系解放后所建。

    园内设假山、水池、亭榭、茶室等,与中区依墙构复廊,辟南北二门相通。

    此区山池建筑的布置较为疏朗,又置大片草地,与我国传统造园手法有所不同,是一种新尝试。

    还有留园,留园在苏州市榈门外。

    明嘉靖时太仆徐泰时建东园于此,清嘉庆时为刘恕所居,名寒碧山庄,又名刘园。

    咸丰同治年间,苏州诸园多毁于兵乱,而此园独存,光绪时盛康重修,易名留园。

    园中有湖石峰十二,其中冠云峰最为突出。

    从布局上看,留园分为中区、东区、北区和西区四个主要部分,而以中区和东区为全园的精华所在。

    园林艺术的时空变化与持续,在苏州园林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其中虚实、高低、明暗、动静、变化等,处理得巧妙的佳例,莫过于苏州留园了。

    留园的入口是一古朴典雅的大门,而从入口步入到庭院,利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走进入口是一小小的庭院,有几只盆景,使得小小的庭院富有生机。

    然后,游人进入一条小过道,这可以说是收。

    游人经过了这一段迂回曲折的狭小空间之后,来到古木交柯处,古树、山石、天竺,犹如立体的四面,进入视野的恰是那美丽的花窗。

    不同的精巧的楼窗有数十种,具有将景物隔开,又将景物联成一气的功能。

    透过漏窗,浏览窗外若隐若现,一藏一露的景色,千变万化,令人神往。

    忽儿紫藤、桃花、茶花等万紫千红,芬芳四溢;一会又是远处亭台矗立,假山壁立,深壑丛林,溪流潺潺。

    透过漏窗上的各种图案北望,园林中部的山池楼阁隐约可见,步移景异,时过境迁,随着一年四季和一天内早、中、晚的时间变化,出现不同的景色。

    ……

    ……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