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减负藏粮-《隋唐大猛士》


    第(1/3)页

    夜幕降临。

    山脚下,一顶顶营帐立起来。

    辽东山区的夜晚虽然比较凉爽,可因为绕路,每天在群山里兜兜转转数十里,还要携带着大量粮草,一到营地,每个人都累的要死。

    白天身上汗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身上早就是又沾又酸。

    “实在是不行了,明天还要背着这么多东西,谁受的了。”

    营帐里,一名府兵报怨道。

    从怀远出发的时候,他们携带了大量粮草辎重,每人差不多是三石粮食,再加上数十斤的装备,凑足了百日的粮草军需。一开始还好,毕竟还有驮马骡车。可是自从宇文述大将决定绕过乌骨城后,他们原本离鸭绿江边只百余里,现在这一绕,却得绕上四百里,最要命的是,由于地理不熟。

    经常绕了半天,又发现绕错了,或者前面塌方堵路河水暴涨堵路而又不得不再次绕路。

    实际上,路越绕越远。

    而路越绕越难行,最后马车骡车都难以再携带,仅靠马驮人背。

    一人一马,要背三石粮食,以及数十斤的装备。

    别说人吃不消,马都吃不消。

    好在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别说废话了,赶紧埋吧,别让巡营的发现了。”

    一名府兵说道。

    于是大家也不再报怨,都开始在营帐里偷偷挖起坑来。

    他们挖坑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偷偷的把携带的粮食埋起来一点。

    每天宿营的时候,他们都会埋掉一点粮食。

    一天埋掉一点,便能减轻一点负担。

    至于说这是他们百日之粮,将来万一没粮了怎么办,大家没空却考虑那么多。再携带这么多负重绕下去,人还没到鸭绿江,他们就要累死了,更别说打到平壤城下去。

    再说了,到了鸭绿江离平壤也就不远了。

    到时六十万海陆大军集结于平壤城下,高句丽再顽强也挡不住啊,等攻下平壤城,还怕缺粮吗?就算一时攻不下,不也还有海路水师那有粮食嘛。

    天亮。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