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8、胡搅蛮缠朱由校-《明末好国舅》


    第(2/3)页

    当然,张璟不打算深入说,是害怕朱由校和他讨论,直接把这“利大于弊”讨论到当今朝局里去。

    毕竟,随着党争以来,虽然言者无罪依旧是“利大于弊”,但言路被各党把持,成为相互倾轧弹劾的工具,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然而,就算如此,终归还是有中立的言官,在言路上保持言官的公正纯洁,让皇帝了解大明的朝廷内忧,而很多事情,他们这些言官的上疏,比东厂、锦衣卫更能让皇帝了解情况,这也是精英知识分子优越的独到之处,只可惜,总有那么一些知识分子,无耻之极。

    而随着各党派利用言路争权夺利,愈演愈烈,也就不怪朱由校会反感“言者无罪”了。

    就眼下来看,继续实行“言者无罪”,确实非常不利于朝廷体制的发展,但从长远来看,广开言路,却又有利于王朝的未来,这说到底是一把说不清楚的双刃剑。

    说来,张璟说的这些,其实和张璟内心是不一样的,虽然广开言路是长远的好事,但让言路成为党争工具,这明显不利于王朝体制。

    按照张璟的想法,只有取消风闻密奏,让言官弹劾必须要有证据,不能听风就是雨的弹劾,彻底让党争失去他在言路上的利器最好。

    虽说这样的话,也许很多言官听到风闻而不敢上奏,导致朝廷可能只能不知道某些隐藏的罪恶之事,但这总比言路成为政治工具,把朝廷中枢弄得乱糟糟的好。

    当然,这些想法张璟没有说,也不敢说,毕竟,这些想法可是和朱由校的想法相似,说出来,首当其冲的就是朱由校会严惩姚宗文等人,这可是张璟不愿意看到的。

    毕竟,就眼下而言,姚宗文他们对张璟有用,特别是他们手里的言路,可以随意弹劾别人。

    显然,张璟现在是非常需要这些言路的,终究若是日后别人在朝廷对付弹劾他,他完全就可以用姚宗文等人的言路还击,自然,张璟现在还是要保姚宗文等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