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三点确定-《明末好国舅》


    第(2/3)页

    “你这么说的话,未免太牵强了。”朱由校显然对于骆思恭的经验论不感冒,而后又问道:“先不说这个,说说你怎么判断凶手是军中老卒或者兵将的。”

    “是!”骆思恭回道:“回禀陛下,臣有三点可以确认凶手是上过现场的兵卒或者兵将的。”

    “三点?哪三点?细细说来!”

    “是!”骆思恭应了一声,而后道:“其一,从凶手的兵器上可以看出,其所用军械,除了连弩我大明军中不再使用外,雁翎刀和鸟嘴铳都是我大明军中常用武器。”

    “按常理推断,凶手使用兵器,定然会用顺手的兵器,这样可以保证行事中,不出现其它的意外,而现在凶手所用多为军中制式兵器,如无意外,凶手应该很大程度上习惯于用军中兵器。”

    “试问,有谁会习惯用军中兵器呢?毫无疑问,只能是那些有过军中经历的人,再加上凶手用的是军中普通兵将所用的雁翎刀,所以其人极有可能是把总、游击之类的官职不高的兵将。”

    “其二,就是凶手的杀人过程,臣去过侯夫人等人被杀的现场,也观察过,根本现场的情形,以臣多年的探案来看,凶手绝非普通贼人。”

    “因为,凶手选择伏杀客氏等人的地点,就不一般,那里地处偏僻,附近又有山林,行凶之后,非常容易逃遁,隐藏行迹。”

    “而且,凶手出手果决,杀人简单有效,在短时间里,不拖泥带水的利用手中兵器,杀死十几人,并且还可以一一补刀,完全就好像是在闲庭信步,风轻云淡的杀人。”

    “这种杀人手段,寻常贼人绝对做不到的。而从凶手所用雁翎刀和鸟嘴铳来看,也只有经常使用军中制式兵器的人,并且多次上过战场,才会用雁翎刀和鸟嘴铳杀人,并且杀得这么果决的。”

    “其三,便是那鸟嘴铳了。臣观察到,保护客氏的小旗,在被害时,应该有逃跑的时机,不过却被贼人,以鸟嘴铳一击射倒于三十多步外,最后又被贼人补刀而死。”

    “试问,一般贼人,若是没有长期使用鸟嘴铳,有丰富的射击经验,如何能一次射击,便于三十步外,射杀敌人呢?也只有在军中磨砺多年,才会有这么丰富的射击经验的。”

    “故而,以臣愚见,凶手必然上过战场,而且可能做过把总、游击之类的普通兵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