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熟悉的位置-《两球成名》


    第(2/3)页

    两位老解说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般,激动起来。

    “勒夫早有准备!他在赛前把对手研究的非常透彻,不可能忽略完成助攻帽子戏法的家伙。”

    “换上场的家伙看来承担了限制we的任务,会用怎样的方法呢?”

    “不好说,不过,刚才雷哈格尔的笑容应该很有深意。”

    “哈哈,你也发现了?”

    “嗯,不过我觉得,这种笑容背后不一定是早有安排。”

    “咦,你又发现了什么?”

    “对,信任!应该是信任!”

    “阅读比赛能力的信任?”

    “当然,还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信任!”

    “雷哈格尔在这一点上,比他的对手要幸运一些。”

    “嗯,他同时拥有两个让人不可思议的家伙。”

    尤墨本场表现和巴拉克一样,平平无奇。唯一的区别,可能只是心态。

    在他看来,一路走来中遇到的大大小小山峰,都是值得学习研究的对象,可能的话,他还会和他们交流一番,听听他们的心得体会。

    每个人的成功之路都不尽相同,不过,每个成功者,都会有最看重地方。这些地方,往往契合了他们的自身特点。

    他现在已经算是小有成就,可离真正的目标还差的远,荣誉薄上依然单薄的可怜。他不急着马上改变这一切,同样,他也不会急着把看到的,听到的的东西马上拿来用。他把这些宝贵的经历当成向上的必要积累,慢慢沉淀在心里,在合适的情况下,有意无意地拿出来,看看效果如何。

    本场比赛,巴拉科夫是当之无愧的主角。身为配角的他,惊叹于对手华丽的变线过人技术,数次脑补过这种技术的原理。两人的正面交锋也有过几次,他无一例外地败下阵来。

    保加利亚人和安德烈斯*穆勒不同。

    大器晚成的家伙,从24岁才开始绽放出耀眼的光芒。这个年龄才走向成功之路的家伙,明显不会义气用事。面对身体条件一流的对手,保加利亚人更多地采用对方无法判断的节奏变幻,来打乱对手的防守策略,或传或带或射,从不会逞强单干。

    失败次数多了。尤墨也算弄明白了一件事。

    这种家伙,和卢伟是一种类型的存在。

    没有足够的了解,压根没办法真正限制住!

    以前看来简简单单的变线技术,被使用的出神入化,除了左右变线,竟然还有前后变线!

    而且。除了方向上的变化,节奏上的变化才是真正的杀招。这种虚实结合,快慢不定的突破技巧,再加上出色的大局观,精密的思维能力,简直就是场上无解的存在!

    这种以前从未遇见过的不世高人,真真切切让他体会到竞技体育的永无止境。随之而来的,是更加的兴奋!

    能和这种家伙同台竞技,能用自己的方式向对手致敬。真是件无比幸运的事情!

    凯泽斯劳滕的不屈,前60分钟的高节奏对抗,最大程度上地消耗了老家伙们的体力。

    随着巴拉科夫体力的明显下降,整支斯图加特开始减速。

    勒夫的调整其实纯属无奈,如果能继续保持攻势,再下一城的话,他才不愿意主动降低节奏,收缩阵形。

    换上场的家伙出现在右路。卢伟最熟悉的区域,目的昭然若揭。

    不过。和两位主帅第一回合交锋完全不同,这一次雷哈格尔成了黄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