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9 炮灰部队-《海上长城》
第(1/3)页
战争和政治是分不开的,最近一段时间,李广对此的认识是越来越深刻。
对于锡兰和印度,大英帝国最近的统治思维也有了极大的转机。丘吉尔有名言:在打光最后一个印度士兵之前,英国决不投降。
由于锡兰和缅甸的战局,使得印度人也看到了很古怪的一种希望。在距离印度最近的缅甸,曰本侵略者拉拢了很多缅甸土著中的“精英”人物,建立起一支伪军。这些伪军竟然和曰军一起对华军和英军作战,而且还打的非常积极。不过他们忘记了一点,承诺再好听,但本质上小鬼子可不是什么天使,不会为了缅甸人民的读力白白的流血的,他们要的是炮灰。
应该说,曰本在这一方面手腕还是相当高超,麻痹了缅甸民众,从而也影响到了印度各族人民。
对于被殖民者来说,被哪个国家殖民其实没有多少区别,所以印度人在和英军一道对抗曰军的战斗中一点点也不积极。至于向非洲,向欧洲派遣印度籍士兵,也越来越困难。
而且曰军其实现在也在暗地里游说,要拉拢印度人,许诺种种好处,以至于人心动荡。最具诱惑力的一点,那就是曰本人是帮助印度人驱赶英国殖民者的,并许诺战后印度将会赢得读力。手段不需要高明,但是管用就好。现在的印度各族各党派看到了机会,在他们幼稚的思维中,或许利用曰军推翻英国统治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一时间民族读力意识高涨。
因此,曰本的加入,使得印度大陆多了一个争夺者。大英帝国在印度的统治受到了威胁。英国老练的政治家们有种感觉:骗子太多,傻子有些不够用。
于是乎,英国人向印度各个党派和势力代表作出了许诺,战后将会允许印度读力。
至于将来到底是怎么样子,英国人会不会如此守信,很难预料。不过倒是真的对稳定人心,把印度人再次绑在大英帝国的战车上。
历史上,二战结束后,英国人迫于无奈,印度倒是取得了读力。但是英国人却暗地里使坏,把一个印度分成了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国,印度三个国家。其实还有一个就是锡兰,也就是战后的斯里兰卡。
锡兰的前地主--英国人既然有如此的舆论转向,海唐国要是不加以利用,就太对不起猪脚的穿越福利了。
锡兰,早在三月份开始就已经是暗潮涌动。锡兰土著两个主要民族泰米尔族和僧伽罗族有些远见卓识之辈也都在为各自的利益考量。有的继续跟着英国人的屁股,有的和曰军暗通曲款,还有的和海抗军建立了联系。
七月份,大英帝国作为锡兰的前地主已经被赶出了锡兰。不得已之下,丘吉尔对锡兰的政治控制比起对印度大陆来说,更加“开明”.英国在八月初,正式宣布,战争结束后,立刻放弃英国对锡兰的统治,并支持锡兰读力。当然前提是,锡兰各族必须站在盟国一方,为盟军而战。
这种许诺,反正也不花钱。另外现在的世界战局也由不得英国人拿大,在锡兰更是由不得英国人做主。英国人这种承诺,惠而不费,而且还能为海抗军添堵。从而防止海唐国在战后成为锡兰的宗主国,引起某些不可预料的纠纷。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