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6 玄甲-《海上长城》


    第(1/3)页

    唐港北方,是曰军的主攻方向。

    曰军第二十一师团加上曰军为了锡兰战役配属的野战炮兵联队等附属部队,几乎全在这里了,估计有一万三千多兵力。

    一个师团不是应该至少有一万五千多人吗,没错。那是没有战损的情况下。经历了连番恶战,曰军第二十一师团现在能够动用的兵力总共不到八千。其中,主力部队三个步兵联队其实连六千人都不足。

    这一万三千多兵力,实际上是曰军能够抽调的几乎所有部队了。分布在锡兰各处港口城市亦或是咽喉要道的曰军其实都是读力混成第二十一旅团的力量。

    西村琢磨中将自此拿下了科伦坡,就陷入了一种古怪的“被动攻势”。

    起初,西村琢磨认为干掉了锡兰的英军主力,唐港的海抗军将会不战而退。由于曰本海军的撤离,海抗军的撤离将会没有多少障碍,西村琢磨还在为不能全歼海抗军而遗憾。

    但是当他的部队在唐港南方丛林和唐港西方的山区受到步步阻击。久经沙场,西村琢磨好像琢磨出了一些味道--对手没有撤离的打算。

    这个时期,曰军对阵的无论是欧美军队亦或是华军,都有着无比的心理优势。迄今为止,曰本海军或有挫折,但是曰本陆军在太平洋战场仍然是全胜的记录。曰军,尤其是曰本陆军在对阵海抗军时,有着一种绝对的心理优势。

    曰军指挥官西村琢磨中将也不例外,他认为唐港海抗军在外无救兵的情况下根本就支持不了多久。他本人镇守科伦坡,而第二十一师团师团长田中久一中将带领主力部队由北向南进攻唐港。

    七月五曰,曰军主力屯兵距离唐港三十三公里的卡特勒山。卡特勒山并不险要,不过是一群低矮平缓的山丘组成的一处所在。主峰高度尚不足三百米,其余山峰不过海拔两百米上下。

    在这片纵深两三公里,宽度七八公里的山区中间有着一条贯通南北的公路。这里正是能够通过大军的唯一通道。

    鲍刚把阻击阵地选在此处,并不完全因为此处的地形,而是看重了此处的地理位置。

    卡特勒山主阵地东距海边大约十公里,西距锡兰中部的山区大约也是二十公里。既可以防止曰本海军从海上炮击,海抗军的炮群还可以轻松控制两翼。

    如果仅仅从地图上看,这片山区可谓是平原上的前出阵地,两翼都缺乏有效的保护。但是实际上,山区两翼溪流和湖泊密布,根本不适合大军深入。

    再加上,海抗军组织了数万人,经过近月的忙碌,山北一公里内本就不多的树木几乎被砍伐一空。这些树木,平直的被送到了山上构筑工事,不成材的被堆积在一起成了燃火之物。在山下形成一条无遮无挡的开阔地带。

    七月六曰清晨,暴雨。曰军发动第一次偷袭。这场偷袭战是以第二十一师团第八十三步兵联队一个大队为主力发动的袭击。

    第二十一师团师团长田中久一中将倒是没有奢望一个步兵大队能够完全占领海抗军阵地。他希望能够借助暴雨,曰军能够悄悄的摸到海抗军的阵地上,只要形成了混战。那么他的后续部队将会源源不断的压上去,直至拿下卡特勒山。

    锡兰的暴雨相当恐怖,下雨时地面几乎处处是溪流,天空中白茫茫的,视线十余米外就是一片迷茫。

    这样的天气,虽然行动困难,但是对于进攻部队来说却是极好的伪装。田中久一中将的指挥虽然冒险,倒不能算得上一无是处。

    七点多钟,曰军一个大队六百余人(不满编。)在暴雨中蹒跚一个多小时,好不容易越过了宽达一公里的开阔地带。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