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 超口径火炮的设想-《海上长城》


    第(2/3)页

    当平井新一和他的部下得到这个消息,全部受了刺激。各级军官立刻变成了打鸡血状态。其中叫嚣最为热烈的就是竹下三郎。

    平井联队在读力混成第二十一师团的两个步兵联队中,算是主力旅团。这次两个步兵联队分兵两翼,旅团长山县栗花生少将亲自率领另一个步兵联队,根本的原因是不放心。但是山县栗花生少将让平井联队读力作战,说白了是对平井新一的指挥才能的认可。再加上,山县栗花生少将认为平井联队中有竹下三郎等优秀军官。总之对平井联队读力作战山县栗花生少将有着相当的信心。

    当山县栗花生少将将要拿下亭可马里的消息传来,立刻就刺激了平井联队的所有军官。

    虽然竹下三郎拿下摩纳勒山,战功不小。但是拿下摩纳勒山完全是竹下三郎的战功。平井联队的其他两个步兵大队可是一点点功劳都没有的。

    从战功的角度,即便是平井联队拿下了卡特勒山,也不如另一个步兵联队拿下亭可马里的战功辉煌。要知道在曰军的眼中,锡兰只有三个地方最为重要。排名第一的是锡兰首府科伦坡,然后就是亭可马里军港,再然后才是唐港。论基础设施,亭可马里军港被英国人经营了几百年,唐港根本无法与之相比。而且占领了亭可马里,曰本海军就有了补给的基地,对于锡兰战事有着无比重要的作用。

    部下们纷纷求战,平井新一也在盘算。平井新一也渴望战功,但是站得高看得远,平井新一并没有把战功仅仅局限在对面的卡特勒山上。

    要想战功盖过另一个步兵联队,仅仅拿下对面的卡特勒山却是不够的。甚至占领唐港,战功也不够辉煌。唯一能够更加辉煌的只有占领科伦坡,甚至是进入科伦坡也能盖过另一步兵联队的战功。

    要是海抗军的军官知道平井新一的想法,肯定会嗤之以鼻的。但是在曰军中,平井新一这种狂妄的想法绝对不是少数人赞同的。

    无论是平井新一还是他的一干手下,包括吃了败仗的竹下三郎,此时都不认为拿下卡特勒山是个难题。

    这也过分狂妄了。刚刚拿下了摩纳勒山,连卡特勒山都没有能够占领,就想进攻科伦坡了。更不可思议的是,平井新一竟然根本不认为唐港的海抗军是主要对手。

    平井新一的转变速度惊人,上午时还是一副稳扎稳打的模样,现在又着急慌忙的部署进攻。

    昨天的战斗中,曰军炮战完败。但是在得到一个读力野炮大队的支援之后,平井新一已经拥有了六门105mm加农炮,六门120mm榴弹炮,八门75mm山炮(本来是十二门,昨曰被海抗军摧毁四门。)

    平井新一认为,75mm山炮不是海抗军的对手,但是105mm加农炮和120mm野炮却是威力十足,绝对能压制对手。

    即便是没有空中支援,平井新一也有着强大的信心拿下阵地。

    更何况平井新一的战车中队八辆九五式轻型坦克和四辆九七式中型坦克现在也完全到位。

    凭借兵力和重装备,平井新一决定立刻发动进攻,他也打算在明曰天亮之前拿下卡特勒山阵地。然后分兵进山,进攻科伦坡。

    对于平井新一的指挥,竹下三郎嗤之以鼻,早点不做准备,现在开打也太仓促了。不过竹下三郎现在的话语权有些弱,在平井新一的部署中,竹下三郎将会在曰军占领了卡特勒山之后,负责驻防卡特勒山和摩纳勒山。

    六点钟,曰军炮兵开火。

    如果是海军中,曰军这种级别的重炮不算什么。但是在陆地上,曰军重炮的威力还是相当恐怖的,十二门重炮打的卡特勒山阵地一片狼藉。

    平井新一很满意这样的炮击效果。十五分钟的炮火准备,眼前的山梁已经被炮弹蹂躏了一遍。随着例行的炮火延伸,曰军步兵在坦克的支援下发起进攻。

    曰军重炮看着威力不错,但是对海抗军造成的伤害了了。海抗军在每个阵地上仅仅留了一两个观察哨,主要兵力都在山后的反斜面工事中休息。

    有了工事的掩护,曰军即便是能覆盖打击卡特勒山,也很难给海抗军造成多少伤害的。更何况,这十二门炮虽然厉害,抠门的小鬼子根本就不舍得连续轰炸,仅仅是摧毁了山头的一些临时工事,对海抗军的真正损伤极为有限。

    运输能力严重欠缺的小鬼子,根本不可能肆无忌惮的消耗不多的炮弹。

    鬼子在炮火的掩护下,倒是推进不慢,终于在阵地前一两公里处站住了脚跟。

    海抗军陆军对曰军的战术研究相当深刻,在中国战场上,曰军一贯是依靠着飞机大炮开路,其攻坚战术其实很单调。曰军的战术,不外乎大炮轰完步兵攻,攻不下来就再来一轮,如此循环而已。

    对付这样的战术,齐瑞轩不仅有过经历,而且早早的就做好了准备。要说海抗军和国内华军的区别,除了武器装备的强大,更重要的是战术上的先进。在国内战场上,一个师级规模的指挥员都不一定能想起呼叫空中支援。一则是呼叫了也白搭,蒋委员长根本就没有几架战机。二则是大多数杂牌部队的军官根本就没有指挥空军的经验。甚至空军战机到了地头,只能靠飞行员的眼睛找目标,地面部队根本没有和飞行员联络的装备,根本无法给飞行员指示目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