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 锡兰之再接再厉-《海上长城》


    第(2/3)页

    争辩到最后,李广就不想和古之兑这样的文人争辩了,中国传统的文人讲的是法祖,反正老祖宗说的,对的是对的,错的还是对的。鉴于古之兑教授这一帮文人在海唐国的宣传机构作用巨大,李广还是给予相当的重视。反正李广需要什么方向的宣传,这些文人总是能从唐史中找到先例,然后加以演绎。真是相当好用,至于和李广的思想严重相悖的,李广总是以拖字诀应对。

    古之兑教授对辩论的胜利洋洋得意,因此这支黑人部队就被命名为昆仑营。

    二战期间还是信息极不发达的时代,这些黑人根本没有任何的文化知识,就连基本的劳动技能都不具备。在他们认为神一般的白人带领下走上了战场,除了充当炮灰,就还是炮灰。

    胡博丰管理这些黑人俘虏的办法很简单,他在这一群黑人中找了几个小头目,选出的这些小头目要求不高,只有一条--必须是嗜血暴力分子。

    胡博丰对这些黑人,给出了承诺,跟着海抗军作战五年,不仅有吃的有衣服穿。表现的好,可以回到非洲家乡,而且海抗军将会为他们武装,并支持他们抢一块地盘,做个酋长,或者国王。这个大饼画的可真够诱人的。

    相比较而言,这个条件可比意大利军给出的条件优厚的太多了,黑人小头目们被当酋长,当国王的梦想忽闪的脑门发光。做梦都在想着抱一群漂亮的黑妞在ooxx。

    至于能不能活过五年,这些黑人根本就没有概念,他们甚至连一只手有五根手指头都不数不清。

    跟随海抗军野战一营出击的昆仑营部队头目,本名杜杜拉拉一长串,没有人搞的明白。古之兑,古教授就取了墨勒这个名字赐予了这个化外野人。名字取自唐传奇《昆仑奴》中那个黑人的名字磨勒的谐音,之所以还改了一点,古之对教授言:“墨,黑也。”

    齐瑞轩在取得了第一场胜利之后,就开始催促墨勒开始构建工事。小把戏玩一次就够,这次齐瑞轩修建的阵地很是正规。数千人在两道山梁上一起开始动工。

    竹下三郎中佐在摩纳勒山只听到一阵枪炮声,就再无其他消息传来。久经沙场的竹下三郎立刻意识到-出问题了。又过了十多分钟钟,再无枪声传来,竹下三郎意识到--出大问题了。

    全川早带领的中队虽然没有电报电台,但是有旗语兵的,到了这个时候没有旗语传回,竹下三郎如果不知道是出了大问题,就真是蠢猪了。

    竹下三郎即为惨重的损失心惊肉跳,要知道一天的战斗,他现在已经伤亡近五百人,尤其是全川早带领的一个中队怕是已经全军覆没。

    别看竹下三郎带领了一千四百曰军,其实他直属的只有四个中队步兵,其他的战车小队和炮兵中队以及辅助兵种并不是他的直属部队,只是战时加强的兵力。

    五百人的伤亡已经使得竹下支队伤筋动骨。

    竹下三郎思索一阵,委婉的向上司平井新一联队长发报。在电报中,他没有说明全川早中队覆灭的原因,只是表明现在他兵力不足,无法拓展控制区。

    要知道,摩纳勒山和布特勒山之间的公路,在中间稍微靠近摩纳勒山的地方有一条岔道,这条岔道就是进入锡兰中部山区的一条大路,可以通过这条路杀向科伦坡。

    摩纳勒山固然重要,可以保证曰军南方的安全,但是要想进攻科伦坡,就必须占领布特勒山。要不然后路随时被对手威胁,仗就没法打了。

    按照曰军最高指挥官西村琢磨中将的部署,南路是由着读力混成第二十一旅团的一个步兵联队作为侧翼的掩护部队的。旅团长山县栗花生少将派出的这个步兵联队,联队长平井新一中佐。

    怎么竹下三郎这个大队长是中佐,比其职务高一级的平井新一怎么也是个中佐呢?

    原因很简单,两人资历差不多,都有升任联队长的本钱,两个人一直是一种竞争关系。竹下三郎战功卓著,但是平井新一关系网更上一层楼。关系网战胜了战功,平井新一在战前刚刚担任了联队长,军衔还没有能够响应的提升。因此在步兵联队中,竹下三郎中佐和平井新一之间的关系并不融洽。当平井新一接到竹下三郎的报告,脑瓜子转悠了几圈。

    善于搞关系的中佐,打仗虽然比不过竹下三郎,但是分析文字的能力要高上一筹。读过电报,平井新一立刻意识到竹下三郎这是吃了败仗。

    什么无力拓展,全是借口。其根源毫无疑问是吃了败仗。

    不过即便是吃了败仗,竹下三郎的战功也足够辉煌,要知道曰军的作战计划中夺下摩纳勒山是最为关键的一环。正因为如此,平井新一作为联队长,虽然和竹下三郎不和,但是却不能轻易的打击竹下三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