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 柏培拉登陆 1-《海上长城》


    第(1/3)页

    有了强大的海军,李广迅速的调兵遣将,他决定进行一场大迂回。上一次用计,示敌以弱,结果意军一点也没有减少部队的驻扎。李广的计谋好像在非洲这块有些水土不服,(猪脚有些不从自身找问题了。)这次李广决定还是把计谋抛在一旁,专心战术。

    虽然李广有信心击穿意军在卡林山谷的防线,但是意大利人和黑人士兵一个月来把卡林山谷挖的沟沟坎坎,防御阵地纵深十多公里,要是强攻,损失不会小。另外李广垂涎整个索马里半岛的财富,尤其是几个中心城市的物资。

    为了最大程度的获得经济上的利益,减少损失,李广祭出了一个大杀器---两栖登陆,迂回包抄围歼索马里半岛的意军。

    在世界的战史上,迂回包抄绝对不是新玩意。但是能成功的使用这一战术,有一个基本要求--军队的素质。

    比如,德军在四零年的法国战略。从阿登山区,精锐的装甲部队迂回数百公里。再比如,三八年,曰军从河北迂回千里到河南兰封,逼得蒋委员长被迫挖开了黄河大堤。

    这样的战斗,都有一个共同点。迂回部队必须是战斗力极强,后勤完备。毕竟迂回部队没有后方,是在对手的势力范围中作战。

    如果是一支弱军,迂回时不仅不可能对敌人造成包围之势,还有可能迂回的铁拳变成了肉包子。比如,华军中除了有限几只精锐部队,大多数杂牌军如果实施这种战术,怕是军队要放羊的,其指挥官就不是名将而是蠢货。

    两个月前,李广是绝对不敢采取这样的战术的。但是经过一个多月的战斗磨练,李广对自己的军队有了充分的信心。无论是野战营还是山地营,都完全能做到撒出去,收回来。

    另外,海抗军现在连一级步兵已经装备了单兵电台,通讯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这也是一个技术保障因素。

    海抗军全力准备这场战斗。由于兵力不足,苏青率领两个丛林连也迅速奔赴索马里。一个炮兵连,一个装甲连也将随船到达。不仅如此,两千名经历了三个月初步训练的新兵也被全部招到索马里。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