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山本的反应-《海上长城》


    第(2/3)页

    曰本之所以没有派出舰队远征,实际上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国际政治的原因。一个是曰本海军自身的原因。

    这个曰本海军自身的原因如果说出来的话叫李广感觉不可思议,但是这个原因确实是相当关键的---曰本不会海上加油。

    海抗军的海上加油实际上不能算是什么技术,而是凑合。潜艇加油最常用的的方式是找一块荒岛,潜艇在浅水区坐沉海底,然后从油船上或者用油桶一桶一桶的往潜艇内灌注。而战舰大多是找港口补给,特殊情况下,比如抢了法国的战列舰后,加油完全就是凑合的。采用的方式是找一块风平浪静的港湾抛锚后加油。也就是说实际上海抗军也没有掌握海上加油的技术。

    曰本海军比起海抗军来说,这一点稍微好一点,但是也没有真正的解决。海面上巨轮之间可是不敢轻易接舷的,即使风平浪静,战舰和油轮靠近也极其危险,一个不小心就是两船全毁。

    对于这个问题,山本五十六已经让所有的海军将领开始想招了。但是国际政治的影响山本五十六这个海军大将却是没有办法解决的。

    俗话说,牵一发而动全身。南美洲的政治看似读力,但是背后都少不了英美法等国的影子,甚至是控制。南美洲大西洋沿岸的国家,欧美势力控制最强。这也是三月份海抗军在乌拉圭占了上风之后,没有真正的颠覆乌拉圭政斧的原因。一旦海抗军真的占领了乌拉圭,那么阿根廷,巴西都不会坐视不理的,甚至英国和美国也会直接出兵干预。

    其实南美洲各国现在都有点类似军阀割据,不同的政治派别有自己的武装力量一点都不奇怪,而英美各国就是通过控制这些政治派别的力量强弱控制了这些国家,同时也控制着这些国家的经济命脉。

    华人能够在乌拉圭划得那么大一块地盘,说白了背后起作用的就是英国。当时海抗军动手太快,特种小队直接干掉了英国在乌拉圭的代言人。英国为了乌拉圭各方势力的平衡,才给了海抗军那么大的好处。如果不给的话,除非英国出兵,乌拉圭的势力势必会被打破平衡,英国人在欧洲一团战乱的情况下,实在不想再四处伸手。

    南美洲北部和拉丁美洲大部,那是美国英国传统的势力范围,说的透一点-------那里是美国的后院。

    只有南美洲的太平洋沿岸国家,英美的势力稍微弱一点。即便如此,曰本人向把手直接伸到南美洲太平洋沿岸,也要考虑一下英美两国的态度。

    山本五十六对这一切很清楚,但问题是现在海抗军安静了近一年时间,又开始大肆的袭击曰本商船了,山本五十六这个联合舰队的司令长官再也找不到借口避免开战了。

    而且,根据情报海抗军至少有两艘战列舰,其他辅助战舰数目不详,潜艇至少四艘。

    这种力量,即使强大的曰本海军也得做足准备,才有胜利的可能。

    对于山本五十六来说,有一个好消息,那就是虽然海抗军强大了不少,但是海抗军主力竟然移师印度洋在锡兰建造基地。相比较南太平洋那个孤岛来说,海抗军颇有送上门来的味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