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诺门坎之看客-《海上长城》
第(2/3)页
苏联由于李广提供的情报,准备倒是很充足。坦克投入了两百多辆,装甲车投入了五百多辆。但是战斗中小鬼子的九七坦克表现并不差,比起苏联的t26,bt3,bt5,bt7坦克不仅不弱,甚至还有优势。而苏联的t28主力坦克虽然比九七式强,但是九七坦克面对t28坦克30毫米的装甲也不是毫无威胁。苏联的装甲部队没有能够像历史上那样横冲直撞肆虐曰本的小豆式坦克。
再加上此刻未来的名将朱可夫也不是什么装甲战的高手,还在摸索阶段。
故此实际上这次装甲大战,曰军甚至算是占了上风。
不过要是论胜负,的确算是苏联胜利。苏联守住了诺门坎,而曰军被迫撤退,这是最明显的证据,而也正是曰本方面提出了求和,更加说明是曰军大胜。
这场战役,历史意义上来说,实际上是把曰军北上的念头彻底打没了。在这场战斗中,曰本人已经很奢侈的打出了三万多发炮弹,可是朱可夫打出了三万多吨炮弹。几十倍的弹药消耗比例,十倍的兵力投入,彻底吓傻了小曰本。
以至于曰本从此不再提北上的念头,结果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招惹上了实力更加强大的美国。
曰本虽然在这场战争中吃了亏,但是也发现了九七坦克的优点,现在正开足马力生产九七坦克。甚至开始研制能对付t28坦克的新装备。短时间内无疑是能增强曰本陆军的战斗力,这也是李广所料不及的一点蝴蝶效应。
关于诺门坎的一切,李广只是个看客,他也没有太关心这次战斗,只是这场仗没有能继续扩大,稍微有遗憾。看起来自己这只蝴蝶还是太弱小,没有能使得曰本和苏联转入长期恶战。
欧战的爆发使得苏联也有意休战,好腾出手来和德国瓜分波兰。苏联比美国还要势利眼,只注重利益,连一点脸面都不要。看见有机可乘,立刻和曰军谈和,挥刀扑向波兰。对于北极熊,李广也是没有一点好感的。有点羡慕嫉妒恨的是,苏联真有钱。和曰军一个师团对战,竟然挥霍数万吨弹药,在李广的记忆中,中国八年抗战也才消耗了七万多吨弹药。而海抗军上下炮弹加上子弹加上鱼雷都没有一百吨的库存,简直是太穷了。
根据郑学昌在南海和曰军之间的战斗情况,李广决定趁着手中有钱向托罗诺夫再次提出购买一些br2-152mm加农炮,和122榴弹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