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闲暇时光-《海上长城》


    第(2/3)页

    在李广的观念中,驾驭军队简直比玩老虎还可怕,但是在这种乱世中,不知不觉李广竟然拥有了一支五百多人的军队。李广对军队很重视,不仅是军队的后勤和训练,更重要的是思想。

    一百名学生兵在李广的严格挑选下,只有不到六十人留在了部队,其余的全部安排到了电池,鱼雷和船厂。只要给一年时间,李广相信这些勤奋的中国青年,完全能掌握核心生产技术。(不是研发)到那时李广的企业将会不缺少骨干。

    上次皮卡号的战斗历程中,几个月海上劳累奔波,新兵们表现出了极为坚定的品质。当时李广就发现了,每晚的爱国主义讲座非常有用。战士们通过这种活动,认识到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有了真正的自豪感。如果说后世的中国,或许有一大堆弊病,但是没有人以自己是中国人为耻,内心都充满着一个作为中国人的骄傲。可是这个时代真的不是,几百年来异族的奴役和列强的入侵,已经使得大部分人失去了热血,没有了骄傲。

    满清自然是不会提倡汉族有历史自豪感的,他们巴不得全天下都成了他们的奴才。就拿满清树立武圣人这件事情来说,选了半天,最后选下了最为出色的民族英雄岳飞,结果拿了个关羽做武圣人。这个关羽除了小说中吹捧的忠义,哪一点配称得上圣人。原因很简单,中华历史上最著名的武将都是收拾异族的,岳飞对抗的金国正是满清的祖宗。

    现在五十多个学生,被直接任命成了班长。或许这些人军事水平不够,但是讲历史,做思想工作全是好手。

    在这个小岛上,战士们除了军事训练,就是思想训练和学习。士气凝聚的速度超过了李广的预期。来自后世的李广知道,这种姓质的教育在后世有一个名词--洗脑。

    李广知道这东西有害,可是他还真的想不出来有什么办法打造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这个时代的农民青年淳朴的很,这种爱国主义宣传在后世或许会被质疑的千疮百孔,但是在这个时代,根本就没有人质疑看上去充满玄幻色彩的英雄故事。

    当然这些玄幻故事还没有达到在火堆里烧了半天,一动不动。依靠**能挡住重机枪子弹那种地步。李广可不敢把战士弄成傻子,必须让他们清楚的知道现代化武器的威力。

    别看李广没有在岛上设置正式的军事主官,只有五个伤残的老兵在主管训练。但是实际上训练内容和强度都非常的严格,这几个伤残老兵都是李广从上海救出来的。

    这些人不是八十八师就是八十七师的,至少都是三年以上的老兵,甚至有的已经在军队中待了七八年。他们接受的都是德国教官的训练,从士兵的角度来说已经算是中国最好的。而现在,岛上的新兵们从桂系的曰本训练法提升到了德式训练。

    李广有一个优点,他不会因为仇恨就把对手的一切都抹杀。要知道曰本军队也是有长处的,可以说在二战中,曰军是所有部队中最崇尚进攻的部队。简单的侧翼迂回战术被曰军使用的出神入化,而其步兵在战场上两百米对射战术更是没有一个国家的军队能超过。而这一切除了军事训练之外,与曰本的武士道精神是分不开的。曰军所缺的只是现代化的武器和现代化的战术思维。

    具体到李广,思想上他在部队中宣扬爱国主义。训练中注重基本技能训练,而德国的军事技巧训练更是重中之重。而对于军队的装备,李广更是注意加强。才不到五百人的部队,现在就有十二门步兵炮和两门88mm炮。但这远远不是李广的期望,他对于坦克之类的装甲武器已经开始计划。李广仿制的320匹马力的柴油机就是为了未来的装甲部队。

    在岛上的时间内,李广和战士们同吃同住,对于战士们的心理有了更深的把握。几乎所有战士对于艰苦的训练都没有怨言,除了思乡情绪。

    而不论是学生兵还是普通士兵,都对于李广提供的伙食感觉到非常满意。在国内就是地主老财也不一定能有如此丰盛的饮食。精细的米面和充足的肉食以及大量的奶制品。

    乌拉圭这里时不时有些民族动乱,但是毕竟没有战争,而这里地广人稀,土地肥沃,根本不缺粮食。

    李广和几个老兵所制定的训练项目已经是足够的残酷,几乎每天都是十二个小时的强体力训练。但是在这种饮食调节下,士兵的体重不仅没有减少而且都在增加。

    本来李广对于桂系拨来的士兵还是有些小小意见的,广西人普遍身材不高,身体瘦小。五六百人中间,体重超过一百斤的寥寥无几。艰苦的生活条件下,这个时代的人普遍瘦弱,身体没有脂肪储备。虽然身体的灵活姓很好,但是不能承受长时间的高强度作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