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穿行上海-《海上长城》
第(2/3)页
苏州南岸,此时已经是人头攒动。观战的人群更加多了起来,洋鬼子不仅有男人,甚至还有不少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女人打着阳伞在观战。
李广和郑学昌对此毫无表情,今天李广还有一件事情要做。
本来李广认为如果要组织潜艇部队,必须有的是机械和电气的专业人员,但是郑学昌却提出,还有一个最为关键的专业--数学。
潜艇作战,鱼雷要想击中行驶的军舰,必须通过计算对手的航速已经自身所处的位置,弦角等等,否则鱼雷就是瞎打了。作为一个电子时代的人,李广实际上是知道鱼雷想射中目标是需要计算的。但是他有意无意的把这一点忽视了,计算个速度夹角什么的在后世的电脑上的确是太简单了。在经过了郑学昌的提醒之后,李广也意识到,手工计算这些东西恐怕还真得大学生。
李广对于上海还算熟悉,不过那是后世的上海。他在这里上了四年学,现在两人正是走在通往他的母校的路上。
李广希望能在母校招到合适的人手。毕竟这所以白玉兰为校花的百年名校在整个中国东南都是大名鼎鼎,现在虽比不上后世的规模,但是应该能招到几个合用的人才。
对于母校的历史,李广知道的不算少。此时这所大学已经有文理法商四个学院共十六个专业。
其中理学院有数学化学和机械专业以及物理专业,这都是他所急需的人才。
虽然这些学生并无太多的实践经验,并不比自己在乌拉圭招到的人有多少优势。但李广不是为了工厂招收技术人员,而是在潜艇上,是军人,必须招收中国人。
此时战斗已经打响,而母校所在地就在战区范围内,虽然学校所在地江湾那里并没有枪炮声,但不知道具体情况如何,李广连问几个路人都不得要领。
李广甚至不知道自己为何如此胆大,他和郑学昌穿行的路线距离战场最近的地方不过一公里,甚至偶尔能看到机枪扫射冒出的火焰。交战双方仿佛都有默契,并没有朝苏州河南岸开枪。
这个上午无论是曰军还是华军战机也都没有出动,双方好像都还没有下定大战的决心,仅仅是在地面交火。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