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这也是最难的一步。 没有足够的官员,便是过不去的坎。 整个大秦,不算各个贵族封地和奴仆,一共有一百多亿人。 文官管理体系,却只有一万多人左右,这还是六部建立后,有的官员人数。 原先不过数千。 以帝子受的眼光去看,怎么算,都不合理。 中央真正管理到的地方,只是到四百多个县。 这四百多个县,能把这一百多亿人的力量,开发出多少? 不用想,帝子受就知道。 大秦能达到天下第一,不得不说,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大秦三老、亭长、里长他们奉献很大。 比六国的三老好很多。 这其中,就牵扯到了三个字。 老秦人。 真正深爱这个国家,愿意为其付出一切,抛头颅洒热血的老秦人。 正是有了他们的存在,才配合着四百多个县,将大秦一百多亿人的国力,开发到了天下第一。 不过即使他也很信任老秦人,但他信任,老秦人也愿意奉献。 却不代表结果是最好的。 即使他们再愿意奉献,也没将这份国力开发到最大。 更何况,老秦人太少了。 大秦拥有现在的地盘,也是不断吞并四方的小国。 真正的老秦人,不过才三四十亿。 只有尽可能完美的制度,才能将大秦国力开发到最大。 不过那所需要的庞大官员数量,和改变三老管理思想的时间。 不是十年二十年就能行的,那需要的是长时间慢慢改变。 给三公、亭长、里长加官,只是一个开始。 他短时间内,根本没想过大动那些三公、亭长、里长。 哪怕他们中有很多都并不合格。 此时加官,只是先打个基础,同时他们有了官身,能更好的配合朝廷,开发出更多的国力。 而真正最大的目的,还是增强他们的实力。 没错,帝子受的用意就是如此。 那些老秦人出身官员想的没错,他就是为了老秦人。 一个国家之中,一视同仁、宽松对待,对他好,他便会感激。 这些说法,在民族问题上,通通是废话。 不同民族、不同国家,那就是不同。 根本不可能轻易融合。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