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刘氏-《大宋的悠闲生活》


    第(2/3)页

    而近一断时间文县令则忙着童生式的事情,不止是他,县城里除了县令,还有主簿,县丞,县尉,这些人都在忙着这些事,尽管每年这个时候都会忙,但是在考题这样的事情上不管是谁都会有些费脑筋。

    童生式说白了就是一次简单的筛选式而已,题目不会太难,太难了就超出了童生式的范围,但是也不能太容易,太容易就失去了童生式的作用,所以这个事情上得有分寸,要拿捏的极有水平才行。

    每年这个时候关于出题的事情文县令一般都是不管的,他会交给他手底下的那些人,然后等那些人出完了题,他才会看看到底合适不合适,而且关于童生式的最后诗词部分,一般来说都是他自己想出的。

    此时此刻,文县令正在自己的书房里,他的手上拿着的是刚刚主簿和县尉递上来的今年童生式考题,作为一个县令的掌门人,文县令则显得淡定多了,哪怕手下的人忙的鸡飞狗跳,他此刻也可以安静的坐在书房品尝着清茶,打量着考题。

    “扎——”的一声响传来,书房的房门此刻被打开,走进来的是一个风韵犹存的妇道人家,正是文县令的夫人,文一涛的母亲,也是方桦五岁那年在济仁堂见到的那位颇有大家风范的女子刘氏。

    “嗯,你怎么进来了,不是说这几天不要进我的书房么,你又不是不知道这几天我在看什么。”看见夫人刘氏进屋,文县令不禁皱了皱眉,不悦的说道。

    这几天县令手底下的人忙着出考题,而他则是挑出考题作为这次童生式的卷子,这个时候自然是要做出一副公平公正的模样的,哪怕童生式不受重视,但是该做的样子,还是要做,否则岂不是让人嚼舌根。

    而夫人刘氏被文县令这么一顿倒也没有生气,依旧是笑颜展开,将玉手上端着的新泡的清茶放在文县令书桌上,然后坐下,轻声道:“妾身并不是有意如此,只不过妾身刚刚听闻了一则趣事,想说给夫君听听。”

    “趣事?什么趣事?!”文县令收起考题放在一边,喝着新泡的清茶随意问道。

    刘氏嫣然一笑,反问道:“夫君可知道今天有个茶会?”

    “嗤,什么茶会,一群沽名钓誉之辈,肚子里装着一点墨水,读过几年圣人书,然后张口仁义道德,就他们这样的人也知道什么叫做茶会?真是笑掉大牙。”说道茶会,文县令眼神闪过一丝厌恶,嗤笑着说道。

    刘氏也是抿嘴一笑,有趣道:“妾身一开始也是这么想的,不过今天这茶会似乎有些不一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