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大唐的尝试-《逆转隋唐》


    第(2/3)页

    南边自然指的是南隋。

    “魏国公所言甚是。”刘文静附声道:“据闻,突厥大军刚入太原,南隋便向河间、武阳、东平等郡增派兵力,若是朝廷与突厥交战正酣,南隋行偷袭之事,朝廷又该如何应对?”

    裴寂和刘文静的话,也正是许多人最担心的事,奈何南隋的周国公是李渊的亲生儿子,他们哪敢随便开口,毕竟他们可不像裴寂和刘文静那样得宠。

    “突厥一旦入关,中原必将生灵涂炭,卫王应该很清楚这一点,所以儿臣以为,他必然不会做出落进下石的之事。”自李玄霸醒过来,柴绍与他素无交集,此时说出这番话,倒也不会令人作他想。

    听到柴绍的话,李渊的目光柔和了些,他赞赏的点了点头,说道:“朕也不相信他会做出这种事。”

    “陛下,卫王的声望,臣等自然不会怀疑,但南隋毕竟不是卫王殿下的。”裴寂躬身说道:“据臣所知,最近数月,卫王殿下鲜少离开府邸,更是只上过两次朝。”

    李玄霸和杨侗演了一场戏,从周王变成了周国公,尽管许多人都猜测到这只是一场戏,但没有证据的情况下,谁也不敢说杨侗没有疏远李玄霸的心思。

    裴寂的话,让众人清醒了许多。

    如果南隋还是李玄霸做主,大唐或许敢和突厥放手一搏,但如果是杨侗做主,那情况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突厥的檄文中提了李渊以下犯上,谋朝篡位等罪状,虽然檄文只是突厥进犯的借口,但那些罪状,却也不能说无中生有。

    杨侗是杨广的孙子,也是杨侑的皇叔,他完全有理由乘着大唐危难之际,来个火上浇油。

    短暂的沉默后,朝臣们低声议论起来。

    “裴卿有何建议?”见众人大多手足无措的模样,李渊皱了皱眉头,继续看着裴寂,开口道:“面对突厥的进犯,朝廷必须以全国之力应对,如何提防南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