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6章 赵昚疑虑-《大宋燕王》


    第(2/3)页

    “起来吧。陆游独掌回易处市舶司,为朝廷聚揽钱财,着实辛苦,有什么话我亲自跟他说,传话就不必了,你只要放些风声出去就行。”

    “臣明白了。”

    “船队今年还会出海吧,你有什么消息?”

    “臣听说今年有不少商贾自购海船,准备带着自己的货,跟着回易处的船队出海,回易处跟这些商贾的要价不低,据说签了契约,其中约定,商贾的船回来以后要把一半利润交给回易处,若是途中不幸遭遇海难,损失由商贾们自己承担。条件虽然苛刻,但回易处愿意带商贾们的海船出海,为他们引路,还负责保护他们的安全,因为名额有限,商贾们挣抢的很厉害,这次能跟着出海的基本都是在朝中有背景的。”

    “带商贾的船出海,汴京这些人连海外的辛苦钱也要赚吗?”赵昚面上露出一丝不悦。

    “在临安时,有些人就眼红回易船队,是太上皇严令禁止无关官员和商贾参与回易处事务,他们才一直没能插手,现在朝廷缺钱,急需赚钱,就让他们的商船也参与进来了,反正多带一些船,也费不了太多事。其实从大宋到南洋诸国的海路不少海商已经知道了,就只有去西洋的海路还独独掌握在回易处手里。”

    “他们迟早也会知道去西洋的海路,是吗?”

    “从绍兴十八年,回易船队第一次出海至今,已经有很多人去过南洋西洋了,有心人已经通过那些去过西洋的人得到了海图,只不过还不够详细。加上路途太远,远离大宋,船队不管是海上,还是在西洋诸国,凭商贾自己都不能保证货物和生命安全,所以才一直没人敢从南洋往西走。这些年去过西洋的人有那么多,商贾们真愿意下功夫,肯花钱,他们还是能找到几百个人,让他们冒险去一趟西洋,也不是不可能。”

    “距离回易船队第一次出海已经二十多年了,想知道的,确实也不可能瞒的住,回易处怎么做,我不过问,只要能源源不断的赚回钱来就行。”赵昚微微叹息一声,转而问道:“刘溪,据你所知,汴京城里最有钱的人,能拿出多少钱来?”

    “汴京城里最有钱的自然是皇上,天下都是皇上的,天下的钱自然也是皇上的。”刘溪不知皇上为何会忽有此问,无奈之下,只能马上含糊一句。

    “府库里的钱是天下的,我让你说的是民间商贾和官员乡绅,你在汴京城里消息不少,不会不知道吧。”

    “是,臣确实对汴京城有些了解,但对那些高官大户也没有刻意去接近过。但关于他们拥有的财富,臣倒是略有耳闻。臣听说有一次汴京城里来了一个貌若天仙的歌姬,不少达官显贵都想一亲芳泽,据为己有,于是现场上百人竞价,从十万一路竞价到百万,仍有数十人争相叫价,后来升至二百五十万,仍然有三人相争,最后忽然有人叫价四百万,其他人这才放弃争斗。那个歌姬买过去,也不过是一个小妾,但有人能出四百万买一个小妾,就说明他的家产可能有十倍几十倍。”

    “汴京真有这么富有的人?”赵昚瞳孔一缩,表示怀疑。

    “天下默默无闻的富人很多,有些人看似拿不出多少钱来,但其实他们的田产多的数都数不清,有的甚至能占据大半个县。钱花了就没了,但他们拥有的田产能一代一代传下去,即使千百年后改朝换代,该是他们的田,还是他们的田。在黄河两岸,这样的拥有千顷良田的大户数都数不清,有的是官宦之家,有的是乡绅巨富,他们的财富连户部都统计不清楚。真正的有钱人,不在汴京城里,都在地方藏着,他们手里的田产地契,才是真正的财富。”

    听了刘溪的这番话,赵昚沉默了。

    是啊,手里有钱又算得了什么,内库每年收那么多钱,还不是很快就花完了,只有每年春天都能从地下长出庄稼的土地才是真正的财富,拥有千顷良田的人才是真正的巨富。

    天下的土地有多少是掌握在那些人手中,他们手中的土地又有多少是交田税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