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七章 科研-《永不下车》


    第(2/3)页

    但答案又会是什么呢,站在西历1489年的历史节点上,无需殚精竭虑,方然就能给出一个令人失望的回答:

    不能。

    计算机,替代人类劳动,是多少年来一直在生的事,可是直到今天,联邦、乃至全世界的it尖端研究,仍未创造出能通过“图灵测试”的人工智能,距离人工智能代替人类,从事创造性科学研究的目标,显然就更加遥远。

    当今时代的apos、全产机,毫不夸张的讲,已经取代了社会生产过程中百分之九十九的人力,将从清扫工到应用工程师的诸多岗位彻底消灭,这固然是事实。

    联邦的无数劳动者,因此失业,丧失参与生产流程的机会,这也是一种确定的趋势。

    但直到今天,劳动者,仍然被联邦顶层、有产者、统计阶层所需要,在联邦大地的无数研究机构、生产体系中,从事创造性研究的自然科学领域之顶尖人才,数量一点也没有减少,甚至还会随着生产体系的膨胀而扩大。

    计算机的能力,在今天是前所未有的强大,但仍然有一些事情是其力不能及。

    科学研究,前沿领域的探索,尖端技术的开,仍然必须由人来主导,即便计算机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今日的一切高新科技研,离开级计算机的强大算力都无以为继,但在研究过程中,计算机所充当的仍然是“算仆”,只是研究者用来加快计算度,缩短研周期的工具。

    原则上讲,今天的一切科学技术之研究,完全摈弃计算机,照样可以进行下去。

    只不过研的度,会慢到令人完全无法忍受,科学家穷极一生、雇佣海量计算劳工,也没办法等到计算结束、验证自己的理论是否正确。

    计算机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但,这与成为主导根本就是两回事。

    正因如此,在社会剧变的这时代,联邦的无数劳动者才没有被顶层彻底抛弃,被成批赶进毒气室,而是暂时维持一种微妙的、尚可维持的平衡:

    无数劳动者失去工作、苟延残喘,其中的一小部分精英则(暂时)还有工作,衣食无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