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六章 妥协-《永不下车》


    第(2/3)页

    暗地里,则巧妙而谨慎的解析FSCIM基础架构,尝试寻找能够嵌入后门、继而掌控网络节点的机会。

    除此之外,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毕竟有限,他依然不怎么关注其他事务。

    但弗林特市的暴动,则是例外。

    这场暴动,让方然清醒的意识到,他正活在一个被撕裂的国度。

    联邦的两分化,标准与过去截然不同,不再是将有产者归于一边、劳动者归于另一边,而是在新时代经济运行规则下的另一套分类方式:居住、工作、生活在广袤郊外的顶层和为其效劳的奴隶与奴仆,与大多数失业民众之间,几乎泾渭分明。

    这种泾渭分明,不一定用高墙、铁丝网和武装机器人来分隔,而可以是习惯成自然。

    蜗居在联邦城市里的民众,经济窘迫,物质条件极其恶劣,要离开破旧的住处,长途跋涉前往市郊,本来就很困难。

    而联邦当局提供的救济,不管怎样菲薄,也只有在市区里才领得到。

    缺乏交通手段和物资给养,对这么一群乌合之众而言,进军郊外,根本就是痴人说梦。

    脱离了这过时而无用的庞大人口,联邦的生产体系,则在一大批奴隶的辛劳之下,凭借信息技术的加持而不断膨胀。

    顶层的需求,如果只考虑生活层面,规模终究很有限,无法将所有的产品消费掉。

    相反,当今时代的联邦产业体系,主要的产出并非食物、服装与家具这些日常消费品,而是电子、机械与生物领域的装备和设备,体现到最终产品的层面,也往往是顶层维系统治、充实暴力机器所需的,从重型机械、电子系统、基础设施到武器装备的一切。

    为产出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产品,有产者对生产设备、体系与技术的需求,仍然十分旺盛,才让奴隶们暂时还有工作,和相对优裕的生活。

    即便一大批生产线在投产之后,平时都在闲置,消耗的资源和能源仍然巨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