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 若是在以前,这类要求足以让朝廷的官员们谩骂不休,当兵的不就是上战场打仗,朝廷养着他们,哪里还有这般多的条件。 但现在不同了,关于军事上没有任何人敢来置喙,全凭刘鸿渐与朱慈烺两个人说了算。 也正是刘鸿渐过于在乎士兵们的安危,对他们的衣食住行、军饷等严格的按时按量发放,外加上毫不打折扣的抚恤制度,让得所有的士兵没有了后顾之忧。 搏一搏回来就能出人头地,即便运气不好交代了也没关系,朝廷会养着他们的父母孩子,自己骨灰也会安放进京城中央的英烈祠,受万民敬仰。 正是因此即便刘鸿渐取消了此次出征的赏银,又加了诸多的甄选条件,军营里的士兵仍旧挤破头的想要参与这场战争。 经过四天的筛选,刘鸿渐终于从三十四万禁卫军中遴选出了八万余士兵,其中包括三万骑兵掷弹手、三万多火枪兵、一万余步兵掷弹手、六千多炮兵。 带炮兵也是迫不得已的,此番战争肯定要攻城略地,没有强力的火炮很难将钉子一个个的剔除。 “七天后,还是在这儿,本王带你们出发,都赶快回去收拾收拾见见家人。 记住了,上了战场别给祖宗丢人!”刘鸿渐说完叹了口气回了议事厅。 “皇上,打仗可不是出去享福,你可要想好了。”刘鸿渐皱着眉头道。 议事厅内朱慈烺满脸期待的站在窗前瞅着窗外的士兵们发呆。 “咱们不是都商量好了吗?朕不怕吃苦。”朱慈烺毫不犹豫的道。 “唉,算了,说了你也不信,过两天我找太后娘娘说说,看看她老人家能不能同意你去。”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