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宝庆之变-《盗宋》


    第(2/3)页

    纪先成摇摇头,又点点头,忽然间放声大笑了起来。

    临安兵谏发生之后,后世史称宝庆之变,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十分浓重的一笔,自此高怀远也在历史长河之中脱颖而出,走到了历史的最前台。

    宝庆元年短短一年之中,南宋便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年初赵竑闹出的霅川之变,二就是年尾高怀远主持的临安兵谏,而临安兵谏显然对于历史的影响意义更为深远许多。

    这次兵谏彻底终结了史弥远一党对南宋朝政的把持,同时还终结了史弥远的性命,虽然史弥远死后,皇帝赵昀并未再追究他以前的过失,而且还赐他谥号忠献,追封他为卫王,但是对于他朝中的那些党羽,却在高怀远和郑清之的全力打击下,核心成员尽数被捕,而且在赵昀的授意之下,这些人尽数移交给了大理寺,专门令纪先成为首的几个官员审办他们的案子,而审理案子的速度非常之快,短短几天时间之中,便将这些人定罪,该杀的杀,该流放的流放,丝毫不给他们任何机会,至此兵变之时才算是尘埃落定。

    这次兵谏可以说来的实在是太过突然了,提前可以说没有什么先兆,就连京师里面的史弥远一党都没有能够提前察觉,更不用说其他人了,故此当各地得知史弥远在兵变之中吓死的消息之后,临安城中的一切都已经在赵昀的控制之中了。

    而就在地方上为官的那些史弥远的党羽,立即便惶惶不可终日了起来,生怕朝廷会在兵谏之后,扩大打击范围,但是没几天时间,各地便接到了朝廷的圣旨,圣旨中阐明此事就此为止,以前的事情将既往不咎,只要以后各地官员一心辅佐当今圣上,便不会再提及以前的事情降罪于他们了。

    这些人这才总算是长长的松了一口气,虽然不太放心,但是想想史弥远都已经被弄死了,他们这些人即便是想不答应,以他们在地方上的势力,也掀不起什么大的风浪了,于是乎各地地方官员,在这次兵变之后,显得十分顺从,并未发生当初保皇派那边担心的作乱之事。

    不少地方官员纷纷上书朝廷,尽可能的阐明他们对当今朝廷的恭顺,并且极力摘清他们和史弥远一党的关系。

    而史弥远一党的倒台,无论是在官方还是军方,乃至是民间方面,同时也引得了一片喝彩之声,特别是老百姓,这些年简直要把史弥远一党恨到了极点了,在史党的折腾下,各地地方吏治败坏,老百姓们苦不堪言,而且史党还大量印造新会子﹐不再以金﹑银﹑铜钱兑换﹐而只以新会子兑换旧会子﹐并且把旧会子折价一半。致使会子充斥﹐币值跌落﹐物价飞涨﹐民不聊生。

    故此民间对史党可以说痛恨到了极点了,这次听闻朝中武官高怀远领兵发动兵谏,吓死史弥远并且将史党一网打尽之后,许多老百姓立即奔走相告,额手相庆,禁不住对这次兵谏之首高怀远是感激涕零。

    而官方之中的那些曾经因为不肯依附史弥远一党的官员们,还有因此被贬黜的官员们,则更是得知此消息之后,不少人忍不住喜极而泣,对着临安城方向跪拜,对赵昀此举称颂不已,特别是听说了像真德秀、魏了翁再次被朝廷召回临安委以重任之后,南宋学子可以说无不归服,如此一来,赵昀朝廷这一次获得了朝野之中大多数士子的支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