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报到-《奋斗在九十年代》
第(2/3)页
到了工厂内,张志东就忍不住赞道:“哇!这厂房好大,都可以造飞机了。”
“这里以前是一家船厂,所以厂房格外巨大,一栋就有三千多个地面平方。”陈淑芬给他介绍。
俩人一边走一边说,就来到了其中一栋厂房的大门口,陈淑芬到了门口就站住了。
“张先生,董事长和刘总监就在里面,进去要穿防护服,我就不陪你进去了。”
“谢谢!”张志东点头感谢。
进入之前要穿防护服、戴口罩和防静电手套,过除尘通道等繁复的一套手续,不由又让张志东高看了一眼,工厂的管理很到位。
厂房内部与外面完全是两个天地,只有2.5米高,那一条条笔直的日光灯带,照得厂房内光亮如昼,工人们都在认真模拟操作,宽大的厂房内鸦雀无声。
真正的生产空间,只占了厂房面积的1/3,张志东一眼就看到了王勇和刘美娟。
刘美娟正在检查主机箱的通风散热性能,是一种特殊的有机玻璃机箱,从外面可看清机箱内的情况,主机散热风扇开动之后,用带颜色的淡烟,模拟机箱内空气流动情况。
“还要稍微调整一下,气流有点散乱,流速不够快。”刘美娟给王勇解释。
“董事长,刘总监。”
就在俩人头凑在一起观看机箱内部的淡烟时,张志东上前打招呼了。
两人掉过头一看,王勇立刻笑呵呵的伸出手“张先生,你终于来了,欢迎欢迎!”
“董事长,这就是电脑主机吗?”
两人握手礼毕之后,张志东指着那个透明机箱好奇的问道。
“不是,我们在实验机箱的通风散热情况,这种透明有机玻璃,让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到机箱内部情况。”
“哦!这个主意不错。”张志东笑着赞道。
两人在说话,刘美娟却在认真的修改机箱设计图纸,她好像根本没看见张志东一样,丝毫未受影响。
不一会儿,她在图纸上标注了应该更改的数据,交给了一个工人吩咐道:“按这个数据再制作一个实验机箱。”
“是”工人接过图纸应了。
几分钟之后,又一个实验机箱壳制作出来了,工人们的效率很高。
刘美娟亲自动手,把原来机箱内的主板、软驱、光驱等零部件拆出来,又装入新的实验机箱。
又是一次枯燥的实验。
这还不是最难的,等主机真正确定,她还要试验主板的实际效果,还有好多的问题等待她解决,到时她要不断调整电路设计,增减电子元器件的数量。
只要少了或多了一个二极管、三极管、电阻、电容等,都会出现各种问题,可能会不显示图像,可能会短路烧坏主板,可能会严重降低计算机的性能等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