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节:躁-《我不是天王》


    第(2/3)页

    出钱的是大爷,随便对方怎么折腾吧。

    于是一伙人轰隆隆地跑去一间棚里开始录制起来。

    对于这种把大量民乐搞进流行乐里,瞎几把搞的公司,陈潭秋自然而然地就对对方的专业素质看轻了一头,再加上对方看样子只是来了一个歌手,根本就没有编曲到场,所以陈潭秋还以为自己要兼职一下了。

    在接待的这么多顾客里,这样的情况也很正常,陈潭秋本来就身兼编曲一职,只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对方那个歌手竟然也是身兼编曲一职!

    “钢琴先铺起来,扬琴在这里进,琵琶在这里进……”

    这个让陈潭秋看着有些眼熟的歌手拿出了一沓纸来,是划分非常详细的总谱分谱,再听到对方的详细解说,让陈潭秋意识到对方有着完整成熟的编曲方案,并且对此非常熟悉,根本不需要他操任何心思。他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分配工作、把对方的要求落实贯彻到位就行。

    而在这样的工作接触之下,陈潭秋发现这个让他看着感觉眼熟的家伙编曲功底着实不错,可怎么还会犯出这样的错误呢?

    陈潭秋着实不解。

    做编曲伴奏并不是像现场演出一样,全部乐器一起上、几分钟演奏完就成的,大部分情况下反而是拆成了一个个乐器,一条条音轨来录制,最后再经过调整、修正后合轨在一起制作而成,这样方便随时调整,所以陈潭秋现在所听到的东西都是片面的,一时之间也不知道最后效果如何,还是保持了他最初“这种四不像的东西会是一个怪物”的看法——虽然那扬琴的旋律还挺好听的,二胡的一段独奏更是让他有些惊艳到了,但是伴奏并不是单纯地叠加,更讲究一个化学效应。

    从这方面来说,陈潭秋还是不看好。

    ……

    录伴奏的过程是很无聊的,一个一个或两个两个地上,过程中稍有演奏失误又要重来,一条条的音轨不断录制,没有半点人声的成分在,自然也就没有半点谢婉琳之前所希望见识学习的东西在了。

    尤其是那几位怎么看怎么土气的大叔大妈一本正经地演奏民乐,更是让她觉得很土很LOW,尴尬症都有点想要犯了,所以她蹭了一会儿后就告辞离开了,离开时心中还暗暗想到:真是浪费时间。

    沈欢则是一直在专心地工作着。

    录音的钱是荣声唱片出的,和飞鸟录音棚采用的也是按歌算钱的合作方式,所以倒是不用担心时间,但是他们现在这状况,自然是早做出来早好,可工作效率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饶是沈欢脑中有完整的最终版编曲,饶是他经过《华夏之声》的两次合作交流后在编曲上轻车熟路了,饶是他把已经能做的工作做到了最详尽,但还是用了一天半的时间才把伴奏完全制作完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