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指导文件-《代号惊蛰》
第(1/3)页
晚上,马路上见不到行人,只有巡逻队不时走过。
灯光下,两个人还在研究。
“不是密码。”柳伯钊对刘星野说。
刘星野说:“他已经想到了。”
李明被捕以后,刘星野来见柳伯钊。
柳伯钊告诉他,李明的真名叫方克然,他就是省委派来的人,他的身上携带了一份重要文件,柳伯钊要刘星野想方设法打听方克然被捕后的情况。
正当刘星野想办法打听方克然的情况时,松本派人来,让刘星野去审问方克然,刘星野借机在审讯室里,在松本等人的眼皮底下,和方克然接上了头。
他和方克然看似信口说出的和茶有关的诗句,其实就是接头暗号。这些诗句来自不同的古诗,打乱顺序后,重新组合,看似随口说出,其实顺序都是编排好的,错一点也不行,看上去两人在附庸风雅,其实在进行接头。
在对暗号之前,刘星野先说了一句“茶能清心,亦能明目”,这是一个引子,提醒方克然,来人可能是接头人,否则他贸然说出第一句诗时,方克然无法判断刘星野是真的在引用诗句,还是要接头。
如果他不接下一句,两人就无法接头,因为这些句子每一句都不能少,并且还得按顺序说出,刘星野也不能把诗句重新再说一遍,那样就会引起在另一个房间观察的松本等人的注意。
所以,当方克然听到“茶能清心,亦能明目”时,立刻在心中引起注意,当他听到刘星野说出第一句诗时,他试着说出下一句,当刘星野下面再说出一句时,方克然这才确定,来人一定就是接头人。
虽然在敌人的眼皮底下,但这两个人配合默契,喝茶聊天,举止大方洒脱,说出的诗句自然随意,丝毫不露破绽。
后面的诗句则是刘星野的即兴发挥,借用诗句劝方克然投降,没想到方克然也引用诗句回答,针锋相对。这样,两人借诗寓意,语藏机锋,有来有往,整个谈话的过程进行得非常自然,丝毫没有引起敌人的怀疑。
审讯过后,刘星野就把那几组数字通过秘密信箱发出去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