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八百两-《苏家婉玉》


    第(2/3)页

    不过苏老爷的案件说来也蹊跷。

    苏老爷货物里的盐是城门守卫查获。城门守卫是宜州四城兵马司的兵卒,而这四城兵马司隶属于前侍兵马司,是直接归京城里的兵部管。换句话说,这城门守卫并不属于宜州府衙。

    这案子怪就怪在啊,平日里,由城门守卫查获的案件,会由四城兵马司的指挥使移交到府衙办。但是这次,宜州知府亲自带了捕快胥吏,第一时间赶到城门,将苏老爷截了回来,带回了府衙。

    一般,宜州的案件要开堂审案,但是这案子未经开堂,便早早判了案。

    大齐朝虽然没有明文规定,所有案件必须要开堂审案。但是知府出事一向公正,无论大小案件都会开堂。自李良卫进了府衙,做了胥吏,就没见过知府不开堂就判案的例子。只是从府衙的老人那里听说,多年前知府也有过一桩案子是不开堂就判案的,至于详情那人也支支吾吾说不清楚。

    贩私盐的案子,按律是杀头的罪,可是苏老爷却被判了流放。联想到苏家被搞得倾家荡产,李良卫一度对知府的节操产生了怀疑。但是细细一想,又觉得知府不是那贪赃枉法之人。知府为官清明公正,在宜州百姓中口碑甚好,宜州如今的繁荣景象,知府可谓功不可没。

    如此种种,李良卫对苏老爷的案子心中有着万千不解,是以印象深刻。

    苏老爷家里遭人逼债,一家被赶走,李良卫也有听同僚说起过。记得当时还有几个同僚为此唏嘘不已,他对这一家也颇为同情,却不想竟成了自己的邻居。

    李良卫看向苏婉玉。本以为苏家女眷应是愁云惨雾,哭哭啼啼,不想今日见着苏婉玉,嘴角挂着浅浅微笑,一双美目莹莹发亮,麻利而快活的搬着新置办的物件。这简陋逼仄对她似乎没有任何影响,仿佛无论在哪里,她都原该这样光彩飞扬。

    他收回了目光,不敢唐突了佳人,手中却更卖力的干起活来,夏日轻薄的衣衫,隐隐透出结实臂膀的线条。

    这边李良卫忙着搬东西,那厢李婶和吴妈妈便聊开了。

    李婶和吴妈妈年纪差不多大,又是个开朗爽利的人,不一会儿就自来熟起来。

    “咳,我家那死鬼,走得早,丢下我们孤儿寡母的,也多亏左邻右舍的帮衬,这么些年也就过来了。”李婶道。

    原来李婶子早年丧夫,却也是个有骨气的,自己能干又能吃苦,一个人辛辛苦苦把李良卫带大。

    而李良卫天生适合习武,跟着一个行脚僧人学了一阵武艺,功夫便十分了得。凭着这份本领,他在府衙谋了个胥吏的差事,如今在张典史手下干活。母子俩也算苦尽甘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