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四章恶意,开始-《聊斋之证仙途》


    第(2/3)页

    “是啊,依我看王公子以往那是藏拙,否则江州诗魁的名号,说不得就……”

    ……

    ……

    号舍中,苏峻听着风声中隐约传来的议论,眸光闪过一丝冷意。

    “好一个王子服,好一个师徒情深的司马学政。”苏峻心中忍不住冷笑几声,暗道:“众口铄金吗?哼,你们对我的学识一无所知,是时候让你们感受一下来自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恶意了。”

    …………

    魁阁。

    天光微亮,浩气长存。

    微薄的晨光洒落在魁阁中,被白盈盈的浩气和璀璨的神光阻挡在外,折映到半空形成朦胧的光圈。

    魁阁中文武神灵分列而坐,居中上首的正是来自翰林院的侍讲学士林文魁,当朝唯二的,三元及第的大儒宗之一。

    林学士开创的林学在东南诸州广为流传,乃是未来入主稷下学宫的强有力候选人之一。

    在他的身后,副考官司马学政和几位林学士从京华府带出来的同考官拢袖而立,闭目养神。

    皆是神情肃穆,不苟言笑,超过五指之数的大儒放出浩然之气,在魁阁上空形成了一道浩瀚无垠的浩气长河,凛然不可侵犯。

    在林学士的下手,一个面容俊美的青年身披蟠龙袍,头戴紫金冠,与金陵郡王分左右而坐。

    正是继任裴矩江州大统领之位,来自宗正府的强者:小明王朱慈烺,中品武圣的极道强者。

    乡试作为殿试之前最高级别的考举,其程序之繁琐,戒备之森严,监控程度之严苛,远非院试可以比拟的。

    光是阅卷一项,便有受卷官负责收卷,又有誊卷官负责誊写考卷,之后再由封卷官将原考卷封存,名为青卷。

    然后再由外帘官将誊写的朱卷交由内帘官呈递,然后才是各房官交叉阅卷,以圈,点,尖标注考卷文章的优劣。

    原则上来说,每一份考卷都必须经过五经房的五位房官交叉阅卷,唯有获得三个圈以上的考卷,才会呈递给同考官阅览,筛选出中举的名单。

    然后再由副考官复核,最后才会交给主考官定下名次。

    定下名次后,还要在所有考官的见证下用印,激发文气记录在档案中,然后才是正式放榜。

    整个过程环环相扣,没有丝毫徇私舞弊的可能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