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秉烛论道-《再建一个大汉朝》


    第(2/3)页

    刘备一直担心陈登旧伤复发,最后死于非命,葬送了这一个忠心于自己的奇才,故而言道:“不知先生可还记得元龙之病乎?当日先生走的匆忙,未留下那汤药配方,备斗胆再请先生赐下秘药良方,不知可否?”

    华佗郑重一诺:“如此小事,何须皇叔张口,元龙进来之前,在下便观其面色沉重,印堂发黑,此乃中毒之兆也,即使皇叔未开尊口,在下也会为其治疗。”

    华佗谦让,刘备恭维,二人寒暄许久,方才作罢。

    今夜二更天,月明星稠,晴空万里。

    刘备来到华佗先生房间,准备与之秉烛夜谈,抵足而眠。

    行礼毕,二人分坐两端,品茶论道。

    刘备先行开口:“闻听先生不愿在朝为官,只愿悬壶济世,云游四海,不知可有此事?”

    华佗抿一小口清茶,淡然道:“嗯!确有此事。”

    刘备又是一揖,赞道:“先生清高,脱尘出世,实在是令人敬佩。”旋即话锋一转,又问:“先生仅一人而,即使医术再过高明,穷其一生,又可救活几人?”

    华佗沉默不语,神情中略带一丝遗憾,似乎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味道。

    刘备立时觉察出来,抓住这个机会,更进一言:“先生悬壶济世,意在惠及天下之人,这份大仁大义,当真是天下无双,实在令人钦佩。

    可是即使先生一日医十人,十日医百人,百日方才仅有千人而,我大汉臣民又岂止千万,先生即使长命百岁,这一声也不过医之一二。

    况且每日之间,病者终是少者,而先生又常需云游四海,像元龙如此这般者定不在少数,先生在则药到病除,先生去则痛病缠身,如此终究不是办法。”

    这些情况的确是华佗行走江湖数十年常遇到的事情,如今被刘备这么一点破,内心便更多了一份惆怅之感,一人之力毕竟甚是渺小,于这大汉天下,数以千万计的百姓想必,简直就是微不足道。

    华佗长吁一声,不禁感慨:“是啊!医者,救死扶伤者也。但愿天下百姓,勿被疾病缠身,痛苦叨扰,有病可医,有病能医!

    但实际上,这几十年间,在下虽然救治无数人,但亦错过无数人,每每到处,仍旧是病者无数,无人可医,无人能医。”

    刘备故作神秘,道:“其实有一个办法或许可以实现先生夙愿。”

    华佗闻言,顿时来了兴趣,哦的一声,急道:“还望皇叔不吝赐教。”
    第(2/3)页